内容详情
2016年08月23日
瞄准“台创”内涵转型方向 汇聚“美丽”产业发展优势
——访农村经济开发区(台创园)管委会主任、葛武街道党工委书记宋江
本报记者 王 丹 通讯员 吕 培
“彰显台创园‘台’字特色,引进应用更多具有‘台湾元素’的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新装备,在精致农业发展上带头领向,在花卉产业培植上持续发力,致力建设全省一流的花卉生产示范园区。区委书记羊维达同志在区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为台创园未来的发展描绘了愿景,指明了方向,详实了重点。”近日,农村经济开发区(台创园)管委会主任、葛武街道党工委书记宋江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连日来,台创园(葛武街道)坚持把贯彻落实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中之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的要求上来,不断突出台湾元素和花卉主导产业。谈到建设全省一流的花卉生产示范园区,宋江充满信心。
宋江向记者介绍,台创园获批以来,特别是成建制运作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产业化招商势头逐步高涨,园区项目化建设持续提速,环境生态化改善成效显著,现代农业扩面增量,产业结构优化高效,特色新村宜居秀美,新型农民提升转型。近年来,按照“两纵两横”的空间布局,推动鲜切花、盆栽花、观赏花“三花”联动发展,已形成“一港八园”的特色花卉专业园区,催生放大了“一花一园、一园一业”的示范效应,台海花卉港建成面积突破3000亩,成为全市乃至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多构型连片设施花卉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台创园大力实施“接二连三”工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链式开发,创成了台创园、郝氏故里2个四星级乡村旅游点,郝荣村获批国家级生态村,三湾村获批省级生态村、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等。今年以来,台创园突出招商选资,紧抓项目龙头,先后招选落户现代农业项目7个,现已竣工投产1个,有5个项目在建,还有签约即将开工项目2个,超额完成了年度招商目标任务。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鞭策。”谈到台创园下一步工作打算,宋江表示,“将严格以区党代会精神为指引,紧扣‘台’‘创’元素特色,主攻花卉‘美丽’产业,致力一带统筹惠民生,推动二次调整提质效,加速三产融合促转型,谋求台创园开放开发大作为。”
一是重抓招商添活力。瞄准“台”字头方向,优选台湾园艺花卉、种苗育繁、休旅观光等项目,加紧对接花花世界梦工坊、大汉园景、台大兰园等台资花卉项目,年底前再开建1至2个台资花卉项目。继续突出鲜切花卉主业,紧盯全民创业项目,再招引3至5个规模种植户入园,新增切花种植300亩以上。继续加密对接上海浦南、海宁长安、无锡天华等优势花卉区域,促成精致盆景、多肉植物、观叶盆栽等盆花意向项目签约落户,以期实现品种多元、花色多彩,努力叫响江苏花卉“第一品牌”。
二是强推项目增内涵。加快推进年初排定的“双十”重点项目工程,确保年内全部竣工。力促天农兰园20000平方米玻璃温室全达效,瞄准年宵花市场,确保60万株蝴蝶兰成花应节上市;快推耿达兰园10000平方米智能温室10月底前全面建成投产;全方位服务皇达兰园20000平方米输美温室快开快建,力争年底前兰博园玻璃温室规模达50000平方米。同时,充分利用兰花外销市场优势,把兰苗、兰花推向日韩及欧美市场,真正使台海花卉港成为全区外向型农业新高地。
三是提速创新促转型。策应“一湖两带一圈”旅游格局,把握产区、园区、景区联动发展新机遇,深入实施“接二连三”工程。按照“2016畅游盐都金秋行”部署,持续丰富第二届台海菊花节活动内涵,加速菊园三期改造工程,打造50000平方米的观光大棚和280亩的露天花海,综合展示500个以上菊花新品种。加快推进上海人家健康养老项目建设,开发周末特色乡村游项目,融合打造美丽新村和农家客栈。提早谋划首届和平鸽文化节和净土寺禅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促进农旅深度融合,不断壮大农旅经济,叫响台创园生态乡村旅游品牌。
宋江表示,要确保各项重点工作的有力落实。对照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班子成员主动认领,优选机关干部充实到项目“招选推”和民生服务一线,努力打造一个尽职敬业、敢于担责、善打硬仗的服务队伍。持续加强基层党建,年内创成4个基层党建示范点,利用2年时间,实现辖区12个村居党建示范点建设全覆盖,让基层组织活动有阵地,干事创业有活力。同时,持续强化“两个责任”落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优良的作风、高效的服务助推台创园创新转型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