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08日

有个亲哥在西乡

□ 王开顺

 

早年祖父年轻时在南方做过窑货生意手中有些余钱,便在老家原有的几块薄田又买了数亩地。祖母执意要从城里已经是国家户口的几个孙子中迁回一个到乡下,是要守住属于自家的水田,守住水田就相当于守住家业。父亲拗不过祖母的数次的严令,硬是把年幼的二哥从城市户口迁回乡下,那年二哥刚满6岁。

二哥从此便跟随奶奶一起生活,后来乡下实行土改,家里的所有买下的土地都归集体所有。此时的二哥也渐渐长大,也开始慢慢懂得城市户口与乡下户口的区别。再想转到城里户口比登天还难,也深知与哥哥弟弟比起来他就是乡下人,二哥也只能认命做了地地道道的农民,上工下工插秧割稻上河工凡是农活一样也少不了他。在二哥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也一同回到乡下去读书,二哥就成了我们心中的大哥,也时常带动我们兄弟三人一起干农活。在放学后或放寒暑假也会到田地去挣工分,到年终时也能分到几块几毛钱。二哥从“五七干校”高中毕业后也就成了家。成家后的二哥被乡里选中做了全村的兽医,那些年家家户户猪圈里都有猪。多则数头,是农民的副业。二哥忙完了农活在家坐等,需要给猪医病的村民,都会上门来喊,一般都是随叫随到,从不耽搁。先问好猪子的发病症状,就便配好药,肩挎红十字药箱就一同跟随,基本上都会药到病除。当地村民对他都有一份美赞,称他为“二先生”。到了给猪普种疫苗季节时,也是二哥最为忙碌的数天,全村十一个生产队,从第一生产队开始跑起,一个个猪圈过堂,不放过一家需要打疫苗的猪崽。打完猪瘟疫苗又给家禽打疫苗,就因二哥与他的同事共同协作与敬业的工作,数年中村里的猪圈里从未发生过猪瘟鸡瘟等传染的瘟疫。那些年二哥对村民副业的增产与提高农民收入也是作出贡献的。不过他只是一个农民一个普通的乡村兽医而已做他该做的事。

随着一些新政策的落地,对养猪的规范化养殖场的建立,对散养猪有所限制,家家户户养猪的成本逐年提高,猪圈的猪也一天天地减少,二哥东奔西跑给猪医病的频率也成了日落西山。

一年中,种完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后富余的时间还很多,就跟随村里的亲戚学起了做佛事,二哥的记性不错,起初跟随师傅一起出道时,总是照书念经,什么《金刚经》《阿弥陀经》《大悲咒》等经文,时常跟不上节奏让主家很不满意。二哥也意识到这一点,他便像初上学的学生一样早早就起床就开始经不离口的诵经。就这样熟练地脱书上岗,也赢得主家的口碑,一传十、十传百,村里还是外村都晓得一个叫二先生的经念得声调圆润有乐感,丹田充盈饱满提前约他做佛事的村民络绎不绝。干了几年后,二哥发现做佛事的行当,南郭先生也越来越多,竞争力也越来越强,甚至还有拉帮结派,互相捣茬,暗中拉拢关系的大有人在。二哥也深知这个“口艺”这碗饭越来越难吃,也不再与人家争“经”夺银了。

好在二哥已过古稀之年也该享享清福了,老两口有农保、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再种上几亩薄田,非常知足地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房前屋后有自种的蔬菜,吃不完的新鲜时令的绿色农产品就往城里送与哥哥弟弟分享。更为满足的是二哥几十年从农村的土地上打拼和父母兄弟的支持与协助,对他儿子也有了个完美的交代,在城里买了房让他儿子在城里安了家,有了实打实的城里户口,和城里的哥哥兄弟一样也是城里人了,这让二哥最为心理平衡也最为欣慰的事,再也不会让他的后代再次成为“农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