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5月17日

盐都:用“新”书写产业高质量发展答卷

□ 记者 陈 诚

去年亿元企业突破100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6家;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6家,总数全市第一;“3+3+N”产业体系、“125”区域布局、“532”产业矩阵全面布局、加快推进……这一组组数据,是我区着力建设产业创新引领区,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制造业是发展的核心所在、优势所在,也是机遇所在、潜力所在。今年以来,全区上下树牢“大抓工业、强抓科创”理念,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重抓产业转型、企业壮大等5个方面,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聚焦增量扩充 稳固发展根基

5月13日,在昶屹精密智造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15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各自作业面上忙碌。据项目负责人金传雄介绍:“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预计10月前实现封顶,设备将于12月陆续进场安装调试。”昶屹精密智造项目投资10亿元,用地面积约83亩,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将新上精密结构件智能制造项目,计划新采购CNC加工中心、冲压机床、注塑机等1600台(套)先进设备,预计可年产精密结构件1000万件。该项目是昆山杰尔电子的扩能项目,正式投产后,用工规模将达800人以上,年可实现开票20亿元。金传雄还透露:“届时企业将把总部和研发中心全部转移至此,这不仅能促进精密结构件产业链的形成,还将对盐都高端装备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实体经济是基础,先进制造业是顶梁柱,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把制造业作为盐都现代产业发展的核心。”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思路清晰。

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全区瞄准“三年翻一番、总量超千亿”目标,全面掀起新型工业化攻坚热潮。记者从区工信局获悉,今年全区将确保全口径工业实时开票超800亿元,占全市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进一步巩固制造业“压舱石”地位。

注重存量优化 加快转型升级

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我区走好制造强区道路的必要举措。 江苏盛安传动股份公司是一家从事各类硬齿面高精度齿轮研发生产的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坚持走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路线,汽车齿轮组件的质量和性能不断提升,已成为齿轮行业的佼佼者。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技术中心、盐城市三星工业企业等。

当前,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齿轮的性能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盛安传动盯紧热处理、降噪处理等工艺技术难点,引进高端智能化、数字化制造设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走出了一条自身特有的技术创新、高效发展新路径。

企业是产业的最基本单元,只有企业强了产业才能强。今年,我区将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持续抓好企业发展“三件事”,确保国家高企突破600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0家以上,聚力打造科技领军企业,培育销售超10亿元企业9家、“双五”企业4家、瞪羚企业20家,支持企业建设“三站三中心”,争创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进一步夯实绿色制造之城根基。

夯实要素保障 凝聚强劲动能

近日,“乐业就在盐都”引才用工招聘会在盐城万达广场火热开展。这场将公共就业服务嵌入商圈的活动,线上、线下招聘渠道同步开启,为用工企业和求职群体搭建起就业“立交桥”。

活动聚焦工业企业人才需求,组织了包括电子科技、智能装备、新能源等盐都优势的特色产业,东创精密、华盛电气、步高汽配等32家企业“搭台唱戏”,提供749个优质岗位供求职者选择。既有传统制造业,又有中小微、新业态企业,为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当好“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店小二。我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主动为企业解决最现实、最直接的困难和问题。

区工信局联合科技、财政、税务等部门,落实各级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指导企业争取国家和省市专项资金,在中长期国债项目上实现再突破。加大区内专项资金、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帮助企业降低转型升级成本。协同发改部门加大用能支持力度,用好能耗政策,保障重大工业项目用能需求。

工业稳才能经济稳。2024年,工业实时开票达677亿元、增长31.3%,增速全市第一、总量前移2位。接下来,我区将继续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动全区制造业高端跨越、智能升级、绿色转型,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