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5月01日
宋红浩:以匠心守护农电 用创新点亮未来
【编者按】 劳动铸就梦想,奋斗书写华章。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展现新时代劳动者的卓越风采,本报从即日起推出《劳模风采》专栏,集中报道基层一线劳模的先进事迹。
本报讯(记者 孙 益)在盐都的大街小巷、乡村田野,总能看到一群身着工装、肩扛工具的电力人,用汗水守护着城市与乡村的光明。盐都区西区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宋红浩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作为全国劳动模范、首届“江苏工匠”、国家电网公司首席技师,他以二十九载如一日的坚守,书写着新时代电力人的传奇篇章,诠释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见到宋红浩时,他正带着西区供电所的青年员工来到辖区内的一处居民小区进行安全用电日常巡检工作,指导青年员工做好供电服务工作以及电力设备的日常巡检。
“跟着宋老师干活,收获太多了。他不仅毫无保留地传授手艺,还会带着我们反复调试参数找寻最优方案。平时遇到新设备、新技术,他总是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带着我们研究,把复杂的原理变成通俗易懂的实操技巧。在他身边,我们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真功夫’!”提起宋师傅,西区供电所运维采集班副班长刘磊语气里满是尊敬。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首席技师,宋红浩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新一代电力人才的重任。他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成立创新工作室,打造一批高素质、全能型的员工队伍。在做好本单位技术培训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配合省、市公司做好培训工作,到苏州、连云港等地进行授课,目前已为省、市公司培训学员1500多人。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许多年轻员工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在各级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
在电力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宋红浩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他积极投身于电力技术创新工作,不断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十多项重要成果。2024年初,宋红浩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开展了大纵湖区域养殖台区低电压治理项目,针对区域内用电负荷不稳定、线损增大等问题进行调研并深入研究,创新高效能自耦变压器设计,同时应用自适应控制技术。据了解,该项目已于今年1月份投入运行,通过技术创新,有效解决了大纵湖区域的低电压难题,提高了养殖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也进一步推动了低电压治理技术的发展,为其他地区的低电压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望未来,宋红浩眼中满是坚定与憧憬:“今后,我将继续坚守岗位,以保障百姓用电安全为核心,带领团队提升服务质量,为更多重点项目和企业做好电力跟踪服务,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持续发挥创新工作室作用,钻研新技术,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应用。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传承技艺,打造一支更具活力、更有战斗力的农电队伍。”
从青涩学徒到行业标杆,宋红浩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他以匠心为笔,以汗水为墨,在电力事业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也为盐都的电力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未来,他将继续带领团队在电力领域发光发热,用智慧和汗水点亮更多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