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19日
盐龙街道:建好“小公厕” 惠及“大民生”
本报讯(记者 商林生)今年以来,盐龙街道把提升公厕体验作为实施民生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逐步完善公厕服务,补齐公厕各项软硬件短板,切实解决市民如厕问题。
4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盐龙街道振兴路与健仁路交界处的一座公共厕所,只见公厕干净整洁、无异味,无障碍设施健全,设有第三卫生间可供行为特殊人群使用。保洁人员正在对公厕进行常态化保洁,确保随脏随保,全力打造干净、美观、无异味标准化公厕。保洁人员告诉记者,这座公厕是今年刚刚投入使用的,主要服务于周边小区居民以及行人。
盐龙街道公厕保洁员陈文红说:“我们公厕全天候对外开放,采取‘定时+及时’的作业模式,全方位消杀公厕内部设施,如墙壁、厕具、水龙头、门把手、扶手等,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无异味。”
作为公共设施,公共厕所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更是担当着“城市窗口”的角色,还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2024年,盐龙街道投资近百万,新建三所二级公厕。这些新建的公共厕所外观设计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在外墙张贴醒目的标识牌,内部空间设施齐全,干净整洁明亮,并有专人负责设施的维护和卫生的保洁,既解决了群众的“找厕难”,又让外来游客感知到盐都的城市温度和贴心服务。
盐龙街道环卫条线负责人孙连兵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提高街道公厕建设水平、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公厕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同时,继续加强保洁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其业务技能和服务意识,不断优化管理服务水平,努力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创造更加优质的如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