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01日
提升行政执法质效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 盐都区市场监管局
局执法人员对相关案件进行集体会商
近年来,区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实现执法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统一。以“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年”及“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为契机,深入开展行政执法整治,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用实际行动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
一、开展“一次问诊”,聚焦问题拓“深度”。围绕 “执法不规范、执法方式简单僵化粗暴、逐利执法、执法不作为、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全面系统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将规范执法贯穿在“三品一特”安全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日常执法工作中,及时排查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违反程序执法办案等问题,有效预防和杜绝行政执法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增加对矛盾纠纷的预判和化解能力,提前介入相关疑难复杂案件的处理。紧盯类案复盘、狠抓责任监督,建立形成执法指导、分析、通报、整改、监督全链条跟踪机制,全面保障依法行政。在全局形成“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廉洁执法”的执法思维,推动市场监管执法效能提升。
二、推行“四项制度”,规范执法加 “力度”。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到行政执法案件全过程可回溯管理、一般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执法结果及时网上公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严格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严格依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二是全面推行执法监督制度。通过开展定期、不定期执法检查、一季度一次案卷评查等方式,有针对性加强面上督查、纠偏,加强内部监督;邀请法院、检察院、纪委监委、司法局等部门对我局疑难争议、社会影响大、关系民生的典型案件进行“开门审案”,听取意见并接受监督。完善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及时受理群众投诉举报,接受群众监督,实现对行政执法的全方位、多层次、无死角的监督。三是大力实施执法队伍培训制度。建立能力提升培训班常态化机制,持续开展“青蓝工程”、“强基工程”,推动执法队伍在自学中提升、在培训中强化、在实践中锻炼,实现干部队伍作风大改进、能力大提升、服务大优化。发挥公职律师作用,引导、鼓励年轻同志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加快壮大公职律师队伍,充分发挥公职律师在法制研究、重大行政处罚法制审核、疑难案件研讨中的“智囊团”作用。四是丰富普法学法制度,进一步营造浓厚法治氛围。科学精准制定年度普法学法计划、普法学法责任清单,对普法学法工作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压紧压实普法责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周、药品安全周、宪法宣传周等常规普法宣传活动的举措外,进一步丰富普法形式,扩大普法社会效应。持续开展往年坚持的“局务会学法”的同时,多举措深化“全员学法”。一是突出首学任务清单,把《江苏省市场监管通用性业务规范和执法程序手册》作为首学任务,二是量化必学任务清单,有针对性地将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近年新修订、新施行的法律法规列入必学清单,三是优化选学任务清单,围绕执法工作需求“下订单”,由各条线、各岗位人员,结合自已岗位职责,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三、落实行政执法“三张清单”,柔性监管见“尺度”。 严格执行省、市自由裁量基准制度,认真落实省局《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强制清单》《江苏省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和从轻减轻处罚规定》,对77类轻微违法行为符合不予处罚适用情形的,对44类轻微违法行为符合减轻处罚情形的,进行严格审查,综合裁量,正确掌握裁量尺度,实行同案同罚,将包容审慎监管执法落到实处。2024年度累计免罚轻罚各类市场主体136家,涉及金额452万元,涵盖食品、药品、广告等多领域。建立健全闭环管理,督办提示、信用修复等工作制度和机制,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等14类重要领域,引导市场主体解决“什么是违法、违了什么法、怎么不违法”的问题,增强合规意识,加强事前行政指导。建立优案培育机制。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紧抓履职重点,提前谋划,提早布局对民生领域典型案例的培育,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四、重抓“三个环境”,服务发展显“温度”。一是营造规范法治环境。聚焦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中心任务,以信用提升为主线,全面降低制度性成本,树立信用赋能是更高水平、更深层次高质量发展理念,用高水平的信用监管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以查办虚假宣传、商标侵权为切入点,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全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营造宽松发展环境。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通过进一次门、办多件事,最大限度减少对守法市场主体的干扰。贯彻“企业安心生产日”要求,除重点领域、专项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和重大突发事件等情况外,每月1-20日原则上不进入企业实施行政执法活动。畅通信用修复渠道,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依法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有效减轻市场主体经营压力。三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以“12345”、“12315”热线平台工单办理为重点,妥善应对职业打假,大力推进“诉转案”,做到四个到位,就是对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对不合理的解释到位、对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对存在困难的帮扶到位,用公平公正的执法、高效暖心的服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提高消费投诉处理率和满意率。
执法人员对商超食品进行质量抽检
执法人员在“315”期间进行街头法治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