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1月10日
出塘取鱼过大年
□ 胥加山
按理,西乡多水多水产,西乡人对水中生灵司空见惯,可一到年底,西乡人对水中鱼还是很感兴趣。说西乡人天生具有“吃鱼没有取鱼乐”的爱好也罢,说年年有余(鱼)的寓意使然也行,反正腊月一到,无论寒风凛冽,还是白雪飘飘,总有人在蠢蠢欲动。一个说,你家屋后的塘要出了,到时候给我家留三四尾两斤左右的黑鱼过年,一个说,你开春在临河浅湾处挖的塘,应该出水看看运气如何了……
大家说的“塘”并非现在西乡常见的养鱼塘,而是几十年前天然的临河水洼或连接河的池塘,此种塘无需放养鱼苗。那时候河里多的是鱼,出塘鱼能有上百斤,左邻右舍分分过年就足够了,比现在的鱼塘卖鱼营生还快乐。那时西乡人年底出塘纯粹是为过年找取鱼乐,那种纯粹不含一丝杂念,如鱼没受过污染,淳朴,野生,鲜美……
确定好出塘的日子,几个平日就是捕鱼追子的男人,早已迫不及待地用麻绳捆扎起粪桶,然后用锹挖土填高塘坝。一阵劳作后,几个壮劳力,呼着白气,涨红着脸,脱掉了棉袄,两人一组,双手牵住麻绳一端,预演着舀起塘中水往河里倒。几桶水舀起、倒出,渐成默契,渐渐有人打起了舀水的号子,伴着倒水声,飘荡在村庄的上空,像盘旋的炊烟,如纷飞的鸟雀,吸引得众人嘻嘻哈哈双手操在棉衣袖口里前来凑热闹。人一多,出塘的男人们更卖力了,几只粪桶忽上忽下,“哗”“哗”倒水,激起强劲的水花。有人主动参与其中,或换人舀水,或用钉耙耙起塘中枯黄的水草,岸边的孩子更是大呼小叫。有孩子眼尖,发现塘中鱼惊恐地跳跃了起来,逗得出塘人、围观人哈哈大笑起来。不足半亩的塘水全部出完,凭的是力气。塘水见半,出塘人早已只穿单衣薄衫。随着塘中鱼惊慌引起的波纹增多,出塘人舀、提、倒的动作更加快了,谁也不知道这塘底到底藏有多少欢喜?
水越见底,被鱼搅得越浑浊,泥水点子溅到出塘人的身上脸上,他们也顾不得擦一把,更无暇顾及塘底鱼的种类和多少,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鼓作气出掉塘中水,好下塘浑水摸鱼。塘见底了,一尾尾在泥浆中游动的草鱼、鲫鱼、鲤鱼显露出来,有人挽起裤腿赤脚下到塘底,先龇牙咧嘴一下,适应下来后,嘻哈哈地捉起鱼来往桶里扔,嘴里还念叨着,这尾大草鱼给德高望重的德顺爷家过年,这尾大鲤鱼给福来大妈家过年,她家三小子明年高考鲤鱼跃龙门……
几桶泥糊糊翻动着身子的肥鱼抬上塘来,清水一冲,银身金体的鱼儿鲜亮起来,看花了人的眼,喜盈了人的心。几尾藏在淤泥里纹丝不动的大黑鱼也没逃过鱼追子们的双手,他们把鱼握在手中,高高举过头顶,本来如木桩的黑鱼突然摆起尾来,泥浆溅在脸上、发间、身上,捉鱼人瞬间成了花脸泥人,笑声如悠扬的迎新年的唢呐声久久回荡河边塘间……
记忆中,我家庭院后有一条连接西大河的东西走向的小河,我的父亲在一年春季枯水期专门下河挖了一处临河塘,留一缺口与小河相连,待到夏季涨水期,父亲时不时地朝塘中扔些枯树枝,还在塘中种植了藕菱,家中一有剩饭剩菜剩猪食就往塘里洒……没想到,那口不起眼的临河塘,每年腊月成了我们舍上十几户人家的聚焦点,给家家户户过年增加了一道道美餐。
年终岁末,买条肥鱼过大年,忆起西乡出塘肥鱼喜悦的场景,想念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