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7月18日

建设“四好农村路” 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道路,并先后赋予江苏“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的目标定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对江苏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重大要求。本报今起推出“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专栏,反映我区坚定不移把改革向纵深推进,主动求新求变、勇于打破常规的态势,展示全区干部群众不断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新题,推出一系列开创性改革举措,形成一批创新性改革成果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 记者 杨 雨

 

一路通,百业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工作首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10周年。十年来,在盐都大地上,乡村因路而兴、村民因路而富的精彩故事也在不断书写着。

在盐都,一条条如“毛细血管”般的“四好农村路”通村畅乡,在密集的水网、交织的河流间“穿针引线”,化身成一条条产业路、旅游路、生态路、致富路……串联起了盐都好风光,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通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力。

 

修好“民心路” 破解“出行难”

 

“过去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如今是‘出门水泥路,抬脚公交车’。”谈及如今出行的方便,楼王镇新楼村的吴大爷喜上眉梢。吴大爷一边笑着和记者说话,一边将前一天晚上提前摘好的一筐筐新鲜蔬菜麻利搬上了车。在一旁的老伴叮嘱道“早些回来,注意安全。”“放心,我走的可是‘平安路’,路宽得很,你午饭做好我就到家了!”

吴大爷口中的“平安路”,是他每天去镇上农贸市场卖菜的必经之路。过去,这条路可不“平安”。水泥路面经车辆的多年碾压已凹凸不平,一到下雨天到处是水坑,骑车的人经过得小心翼翼,汽车驶过也是摇摇晃晃。每到上下班时间,汽车、电瓶车、自行车、行人拥堵不堪,安全隐患颇多。

改变始于2018年,新丰路进行提档升级,路面拓宽,旧水泥路面改铺沥青路面。如今,全线道路顺畅通达,路面干净整洁,附属设施和安防设施完善,真正成了修到老百姓心坎里的“平安路”。

修的是路,连的是心。路的通畅,让校车和救护车也能开进村里,孩子上学有了安全保障,村民治病就医有了交通保障,老百姓日常出行再也不用受尘土、泥水之苦,“四好农村路”的建设真正成了群众的“暖心路”“幸福路”。

 

畅通“致富路” 描绘“产业图”

 

产业因路而兴,村民因路而富。

蓝天白云之下,福园路犹如一条丝带,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广阔市场。在位于盐都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向日葵家庭农场葡萄大棚里,果农们正穿梭在葡萄架之间,做着葡萄挂果期管理工作。

“多亏了门口这条福园路的提档升级,让更多游客能来我这里采摘,上门收购的车辆也络绎不绝,我的葡萄现在‘走’出去了,也‘走’得越来越远了!”谈及这几年农场的快速发展,向日葵家庭农场农场主徐成葵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以前我们这边道路很狭小,只有一两米宽,通行很不方便,没人愿意来收购,运出去也费劲,真正是有产量没销量。2017年,门口这条福园路提档升级后,就成了我们的发财致富路,如今我们平均每天销量能达到一千多斤。”

农场主提及的这条福园路,正是潘黄街道2017年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工程,全长2.68公里,路面宽6米,为沿线的草莓、葡萄等采摘园提供了更为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得益于“四好农村路”的快速建设,盐都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今已成为盐城及周边市民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的首选目的地。

一条路能够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一条路还可以成为生态旅行、休闲打卡的农村盛景。沿着蟒蛇河水上文化生态廊道一路向前,宽阔的道路如丝带般蜿蜒延伸,道路两侧绿树成荫,花团五颜六色,车在路中行,人在景中走,美景美境尽收眼底。

借助农村公路网络,我区还大力发展农旅融合业态,带动沿线村民兴办农家乐、特色民宿200余家,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致富。

果蔬种植、特色采摘、乡村民宿……眼下的盐都,特色产业发展朝气蓬勃,村民口袋也越来越鼓。

 

管护“发展路” 打好“组合拳”

 

一条好路,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养。 近年来,我区按照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要求,全面建立以区长为总路长的县、乡、村三级路长体系,农村公路管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有效助推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

2019年,我区结合全国示范县创建率先开启农村公路路长制探索,2022年我区再次优化出台《盐都区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建立以区长为总路长的县、乡、村三级路长体系,全面实施农村公路路长制,给每一条农村公路配上“责任人”,每一位路长定了“责任田”。

管好、护好老百姓的身边路,不仅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与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我区强化养护队伍,农村公路县道委托专业养护机构进行日常养护,区公路中心负责督查,经常性养护率达100%,乡、村公路由镇公路站成立养护队伍开展公路日常养护,乡、村道经常性养护率达100%,区县、乡、村道已实现经常性养护率100%的目标。另一方面,农村公路路长制方案制定了全区“农村路”建设总体目标,各板块围绕区目标任务分别制定各自目标,秦南、学富等镇打造蟒蛇河大道特色“美丽农村路”,张庄街道结合康庄大道整治,楼王镇结合旅游公路2号线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区政府根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改革试点工作,制定“以奖代补”模式,对获得省、部级“美丽农村路”表彰单位予以奖励,专项用于建设,保障“美丽农村路”建设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制度的建设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社会监督,为鼓励社会参与路长监督工作,2022年,我区投入148万元设置537块农村公路路长制公示牌,2023年又投入10万元用于信息更新,及时向社会公开各路段管理信息,积极发挥社会监督、群众参与作用,达到共同加强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的目标。

如今,全区县乡村三级路长和执法员、护路员构成的“路长+两员”已形成了农村公路管理的“正规军”“主力军”。“公路的事找路长、公路的事路长解决”的模式成为我区农村公路管理的主流。农村公路管理由面上管理向点上管控深入,区有执法员、乡有巡路员、村有护路员的农村公路保护队伍真正“登台唱戏”。“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管理模式正“全面开花”,2022年,我区被省交通运输厅纳入以信息化为主题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区。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十年来,我区始终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总要求,强投入、抓建设、重养护,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目前,我区农村公路里程1567公里,“十三五”以来新改建农村公路725公里、桥梁867座,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35公里,农村交通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城乡公交一体化”省级达标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