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8月26日
一个有趣的灵魂
——读孙建勇《人人都爱苏东坡》
□陈树彬
“人生若有不快活,只因未读苏东坡。”我怀着崇高的敬意和愉悦的心情,终于读完了孙建勇先生所著的通俗历史读物——《人人都爱苏东坡》。读过之后,顿觉浑身舒爽,真乃快意十足。
苏东坡是个典型的“乐天派”,生性豁达,幽默风趣。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他就是宋朝的时尚达人和全民偶像,并持续霸占各大“热搜”榜单,拥有文学顶流、美食博主、段子手、带货达人、时尚潮人、书画家、建筑师、工程师、音乐家等一大串头衔。他一生跌宕起伏,一肚子“不合时宜”,一路被贬一路吃喝,东坡肉、羊脊骨、自酿酒,样样很拿手,对生活充满爱。他所到之处,皆能随遇而安,把生活过成诗。如此有趣的灵魂实属罕见。
苏东坡“幼而好书,老而不倦”,是不可多得的全才,在诗词、文赋、书画、烹饪、政治等多个领域,都有所涉猎,成就卓著。这一切源于他爱读书、勤读书、善读书,把读书做到了极致。无论是自创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抓纲提要的手抄读书法,还是注重读旧书,都自成一体,堪称一绝。“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东坡用其人生的高度和价值,完美诠释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苏东坡的诗文造诣颇深,其“尖叉诗”让苏辙和王安石望尘莫及,他的“回文诗”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彰显了他喜欢在写诗时“弄险”的特色,不仅“弄”出了才华,还“险”出了情趣。然而,他的“神智体”诗《远眺》,更让人拍案叫绝,且把“观诗”的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以致于让辽国使臣再也不敢轻易谈论诗了。
生活中,点“食”成“精”的苏东坡是个十足的“吃货”。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依然自创了“东坡肉”和“羊脊骨”的新奇吃法儿。年迈的他曾写下两篇非常有意思的饮食赋,一篇是《菜羹赋》,另一篇是《老餮赋》。他不愧为“老餮”。初到黄州时,他看到城外奔涌的长江水,看到山上的竹林,随即冒出来的想法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终究离不了一个“吃”字。此外,他还懂得酿酒之术,像蜜酒、桂花酒、罗浮春、蜜柑酒、天门冬酒,他都轻车熟路,亲自酿过。
苏东坡深受母亲的影响,有好生之德,怜悯之心。特别是经历“乌台诗案”之后,他犹如“待宰之鸡”,充满恐惧和痛苦。他在好友陈季常面前再三强调,千万不要为了款待他而“杀生”。他还写过一篇《王翊救鹿》,把鹿“拟人化”,劝人不要杀生。关于苏东坡吃素食的趣事,像“三白饭”“为甚酥”“错着水”等都让人忍俊不禁,回味无穷。正因为苏东坡对饮食情有独钟,并留下大量诗文和故事,成为人们透视他那有趣灵魂的窗口。
“有趣的灵魂一半是山川湖泊,一半是烟火人间。与其说他的一生是动荡不安的一生,不如说是充满雅趣的一生。”是的,一个有趣的灵魂,就连影子都是有趣的。苏东坡面对残酷人生,不急不躁,活出了清醒、优雅、自在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