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7月11日
纸扇送清凉
□ 邵玉田
七月时值高温,如果你手中有一柄纸扇,手腕轻摇,便能制造自然的清风,给你送来凉意。
而且,纸扇的扇面,各不相同。虽说纸扇都是用竹片和纸做成的,但片片竹叶似是书法的种种笔法,又似致虚极守静笃的感悟,光影明灭之间,随风送来平静和清凉,自然也不尽相同。
那一柄扇,那一抹竹,那一缕墨香,从过往吹来,一种异样的情愫,牵动着你的心。
仍然记得,汉代班婕妤《怨歌行》“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的诗句,这风的强弱缓急都在自己手中控制着,品味的清浊雅俗也可见一斑。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的书橱里,一共积攒了六柄纸扇。其中有庚子先生的墨梅画扇,有绍兴铭桐先生“事能知足心常泰”的隶书扇,有范亚仁先生的“种石得玉”水墨写意扇,有袁元先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行书扇,有“春江归帆”寄情山水的诗画扇,还有一柄无字无画的墨竹扇。
赠扇,可以说是一种古风了。尤其,在明清广为流行的折扇,让文人雅士把携带扇子当成了一种习惯。曾经读过的《折扇赋》里说“出袂而轻飏自动,拂膺而凉思允宜。”所以:扇,是感念之物。给我留下的,却是感念之笔,是朋友的情,能让我常常记于心中。
就说庚子先生的那柄墨梅扇,水墨写意,缥缈超逸,水墨氤氲,清沁悠远,正好应对了元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名句。
那扇在手,迎风挺举,芬芳自赏。如此清隽古雅,感受到了纸面上传来的阵阵清香。
再说绍兴铭桐先生的隶书扇,写得相对随性,收放自如,不拘泥于古法,在书法上重“意”和“趣”。“秀色可挹,媚色难除”,字里有画,画中有话,其中的寓意,一种淡然的幸福,就像开得沉着又坦然的一朵花。
范亚仁先生是我退休后结交的朋友。教书育人,印象中的他,儒雅、亲切、满腹学问。范先生自2012年以来,短短几年,以唐诗宋词各三百首和范成大60首为题材,独自创作了600余幅水墨写意山水。在他的书房里,当我打开了那些一幅幅作品时,即刻心头曦光微漾,产生共鸣,并随着他的笔墨和思维,自在地舞动起来,几乎是各种各样的情感都在眼前的诗画中滋生、蔓延、涌动了。有感而发,写了《在诗书画中自由放歌》那篇文章。他那“种石得玉”水墨写意扇,是给我的回敬。每每在手,轻轻摇动,散发出一股爽达之气,沁人心脾。
同样,与袁元先生结识于退休后的晨练场地。市直企业的一位老总,离开职场,忽然对“诗书画印”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且欲罢不能。先生赠我的《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行书扇,是他特意为我而精心制作。情感的勾勒,是在写己人生之味。字里行间,有疯张醉素的狂放,气贯毫连,潇洒奔腾,意兴淋漓。一次次浸润此间,多少会感到良多的快慰。
炎热的当下,多数人置身于清凉的理想世界,靠的是空调和电风扇。而我,一人独处,依然钟情那一柄纸扇。
每当拿起手中的扇子,有花鸟纹饰,或者书画小品,画面上的意境就随风送进心里。
虚谷的墨竹扇面,送来丰茂幽静的竹风。如同读懂了季羡林老先生《一生自在》的深意——唯有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活法,保持心境的平和才能获得真正的心灵自由。
寄情纸扇,是对山水的抚摸,对云雾的承怀。从而,方知世界之大。“过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负”。
心无所往,清风徐来。手握纸扇,仿佛就是东晋时期名士王子猷“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可以把那种率性而为、潇洒自适发挥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