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22日
闲话端午节
□ 郭玉霞
端午前夕,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艘艘龙舟整装待发。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鼓手们迅速擂槌,鼓点声声,选手们激情四射,喊着口号,你追我赶,奋力划桨。岸边,观众们呐喊声一片:加油!加油!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在这赛龙舟的热烈气氛中拉开了序幕。
赛龙舟的喜悦还没散去,沿途见河边绿油油的一片,举手就打下几片粽箬。不一会,手里满了,拽两根粽箬搓成“绳”将粽箬捆上。顺道割几根碧绿的菖蒲、刈几根高高的艾草,一并带回家。将菖蒲艾草拢紧放齐,找根红丝带,给它们打个漂亮的结,搬张小板凳,将它们挂在门头。顿时,一屋子的清香,既驱虫又“避邪”。
大锅灶红彤彤的炉火烧上,大铁锅里放足水烧沸,粽箬洗净,慢慢推入沸水里。粽箬的尾部放在锅外,因它不禁烫,烫了会“烂尾”,就没法穿粽针,也没法收紧粽身了。用铲子帮粽箬翻几次身,取出。这个过程称为“焯粽箬”。焯过水的粽箬,呈青绿色,便有了韧劲,裹粽子时不容易破损。焯好的粽箬放在木质的“澡桶”里,用水继续浸泡。
淘好几斤糯米,再拿出瓶瓶罐罐,倒些红豆、花生,还有前阵子剥的蚕豆仁,各自用水泡软。这些食材是自己家田头长的。突然想起,还有一块腊肉,取来,泡软,切细。
食材全部准备妥当,搬张小板凳到门外。准备裹粽子了。
“包粽子啦!”路过的阿婆、阿婶搬张小板凳围拢过来,几张粽箬在她们粗糙却灵巧的手中围成个椎形,左手捏着,右手用小汤勺盛两勺米,再放些红豆,或花生,或腊肉,快要装满时,右手迅速包紧粽口,左手一直紧跟捏紧,接着再用一张粽箬来加固,然后用粽针在半成品的粽子中间对过戳个洞,粽箬尾巴穿进粽针,再将粽针拔出,一个“三角粽”或“斧头粽”便包好了。
阿婆、阿婶们手忙着,嘴也不闲,这个说:我女儿最爱吃红豆粽子。那个说:我孙子嘴刁,只吃肉粽子,媳妇不会裹。又有人说:我前些天裹了送城里去的,孙子今年高考,希望他高中(粽)。一会儿大灶锅里的粽子就煮开煮熟了,锅里泛着泡热闹着,粽香四溢弥漫在整个邻里和村庄。无论谁家先包的粽子,乡里乡亲,邻里间都能尝个鲜。
端午节的餐桌上还有“十红菜”:糖炝洋花萝卜、炒苋菜、凉拌西红柿、樱桃、咸鸭蛋、红烧鲫鱼等,只要是红色的,凑齐十样就行。记得我们小时候,大人还给洋花萝卜上拌上“雄黄”,大人还喝“雄黄酒”,还会将雄黄酒涂抹在儿童面颊耳鼻上,说是防止被虫蛇伤害,还可以驱妖避邪。
这不,还没到端午节,亲友们已经给我送来了各式粽子。节日里总被这些亲情一直包围着温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