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22日
读懂父亲
□ 李希锦
父亲离开我们快十个年头了。每次,有父亲出现在我的梦里,我愿不醒,这样就可以和父亲多待一会儿。
可是,梦终归是梦啊!
每一次,梦中醒来,恍觉是梦,心头一阵绞痛。
大集体年代做过生产队队长,改革开放后在村办五金厂跑供销……印象中,我的父亲嗓门大,精力旺盛,勤俭节约,喜欢热闹,逢年过节喜欢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喝杯酒。
记得,八十年代初,寒冬腊月,天降大雪,滴水成冰。父母张罗我的十岁生日。那天晚上,雪下得没过膝盖,父亲深一脚浅一脚,去周边村庄待客。那时,农村里刚通上电但老是停电,爸爸借来汽油灯,堂屋里亮如白昼,父亲还别出心裁地请家宴师傅烧“八宝饭”,将调好的八种原料的饭团放在蒸笼里蒸,那个八宝饭的甜丝丝、带有猪油香的味道,至今,深藏在记忆深处。
记得,1993年炎热的八月,我在家里,焦灼不安地等待高考分数的揭晓。那年,高考试卷特别难,加之我这个理科生的数理化几门学科薄弱,没办法估分,估了几次分,每次心儿都掉进深海里般,没底,阵阵发凉。分数揭晓的那天,父亲从镇上骑车回来,阴沉着脸,我心里暗自哆嗦,看来情况不妙啊,空气也凝固起来。我支支吾吾的小声说,要不,去报名上复习班?隔了好几分钟,父亲“噗呲”一笑,哈哈,逗你呢,我儿考上了,上了专科分数线。霎时,我又喜又急,冲出家门,狂奔到田野里,泪水夺眶而出,考上了,户口可以转成城市户口了。后来,拿到录取通知书,父亲又在家里摆了好几桌酒,包了中巴车把镇上高中的课任老师请来我家,郑重答谢。那晚,父亲还掏腰包请了镇上的放映队,在庄上放了一场电影《大决战》。那晚,父亲喝醉了,用他的话说,喝醉也高兴,咱李家也出了大学生了。
也是在那年秋天,父亲给我买来一双新皮鞋,陪我从盐城到南京,再坐船到九江,换乘汽车到英雄城南昌,父亲和我在八一起义纪念碑和学校门口拍了不少照片。哪里知道,我刚进大学校园没几天,一次剧烈运动后,尿血,校医诊断是肾结石。父亲得知我患病消息,立马跟厂里请了假,又从家里赶来学校,请医生开了中药,每天借寝室楼宿管师傅的电器设备,给我熬中药,前后整整一个多月。直到我的病情控制住了,父亲在学校门口小饭馆请我寝室同学搓了一顿,才又忐忑不定地踏上返乡的列车。
那是2003年,我在盐城的中心地段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商品房。那个夏天特别热,父亲整天骑个自行车穿梭装饰市场,忙得不亦乐乎。新房装修好,父亲又张罗着给我庆贺一下。包了中巴车,把老家亲戚带来城里,参观我的新房子。我没跟父亲问起他的感受,他脸上的表情已经分明给出了答案,他的儿子儿媳进入社会,经济独立,能在城里买房子,以后就是正儿八经的城里人了。
流年匆匆。夜空中,一颗流星划过天际,窗外,微风轻拂,有雨丝掉落。也许,很多个清寂的夜晚,我的父亲,在异乡的旅馆,一杯平价白酒,数粒花生米,就这样打发了。 但,我能读懂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