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22日

端午的家国情结

□ 王洪武

老伴从喧嚣嘈杂的菜市场拎回一摞青青的芦叶,仰望高天流云,我这才意识到:端午节到了!“五月无闲人”,乡下麦子又是一个丰收年吧。嗅着青嫩透水的芦叶香,猛然间,故乡广阔浩渺的芦苇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小时候,离我们村子几块田远的东圩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柴荡。平日里,母亲总吓唬哥哥和我,荡里鬼啊怪的多呢,走进去就出不来了。任凭母亲怎样恐吓地渲染,非但没有使我们望芦生畏,反而激起我们对芦荡神秘的憧憬。假日里,我们常常偷着游河涉水,去东荡折芦花、捉迷藏,那种天真的欢愉和无邪的恶作剧至今仍深深地沉淀在心头。麦收芒种的当口,快要裹粽子了。母亲小脚,下不了地;父亲又忙着干别的活。她只好吩咐我们,去东荡采些芦叶回来吧。我们这才在大人的眼皮底下,堂而皇之地往芦荡开进。母亲仍然十分放心不下,叮嘱着:低头走路,还要抬头看天,太阳在东边,大圩在南边……不回头往前走,总会走出头。

端午与屈原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从目不识丁的母亲那里听来的。母亲说当年屈原为救国不成投入汨罗江中,村民闻讯,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还拿来粽子投入江中,好让鱼虾不伤害屈原的遗体。端午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在以后的阅读学习中,我才真正读懂爱国的屈原,还有他的《离骚》《九歌》以及绝唱《天问》。屈原,在长长的史诗中,筑起一道诗的丰碑、华夏的心迹。无怪端午我们总用同一种方式祭奠他。每每此时,我即情不自禁地对淳朴的老母亲肃然起敬,感谢母亲给了我关于屈原的启蒙。

母亲已长眠于老家曾经的芦荡,现在的我也已生活在远离芦荡的城市。色彩的斑驳和节奏的转变,不知不觉地使我对除我以外的一切淡漠和忘却。真的,若不是这端午,不是这青青的芦叶,我还想不起那心旷神怡的芦荡。在我进城的那些年,家乡的芦荡几乎都被开挖成鱼塘或变成了屋基地。芦苇仅剩下星星点点。近些年政府为保护环境,退塘还湖,使情况大有好转。其实,现代化未必要与芦荡格格不入,人们总会怀念自然野味的苇地和原野中的故乡。

“逝者如斯”,现代人穿梭于纷繁的市声,匆忙中如何感受生活美丽的细节?当下,粽叶已香透我的城市……是屈原,是华夏文明的传承给了我们深厚的传统和爱国的情怀;是屈原,是华夏文明的创造才让大自然清新的粽香飘荡于这座我们深深眷念的城。

感谢屈原!感谢端午!让我们在这日复一日的时光中感受着美好,感受着中国人共同的家国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