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4月01日

音韵流转 宁静致远

——读九十岁老人的诗集《苇荡吟声续集》

□邵玉田

诗人说,芦苇是一种会思想的草。

手捧效成老《苇荡吟声续集》这一本厚厚的诗集,感慨甚多,仿佛一个久违的梦,荡进了我的心胸。

在亘古沉浸的湿地里,那一层层,一丛丛,一簇簇的芦苇,不知历经了多少年的流光转逝,经历了多少次的生生灭灭,漂浮、沉积……终于,才修炼成这一滩滩芦苇荡。

眼前的芦苇,让你心境明净清澈。它是具象植物,又仿佛一个柔软而庞大灵魂的象征。

仍然记得散文大家孙犁先生“梦中屡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的诗句。我想,效成老的这本《苇荡吟声续集》应该有他淡淡的乡愁。

既然篇幅为一部书,包含的内容,自然广阔。《苇荡吟声续集》共有六个章节,诗作二百一十五首。诵读里边的文字,不仅清新自然,尚有颇多隐逸之思。多数诗篇,由短句组成,格律整饬,音节流美,活泼生动,悦读起来朗朗上口,如溪流淙淙,又如松风阵阵。

如果说,我们从《新生篇》和《感事篇》里用共情心和同理心感受到时代的脉搏;那么《咏物篇》则可以体会四季变换、节气流转。不仅仅是斗转星移时来景异,更蕴含着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宇宙观,是植根于农业文明的生活之美,将中国人敬天亲地之生活美学渲染得淋漓尽致。

《旅游篇》《酬唱篇》和《缅怀篇》一首首诗篇,由认知和感触生发,放肆走笔。其中,有“红旗如画”的年代记录、“岁月走过”的心路重现,也有“海阔山遥”的风景记怀、“为文之道”的感想阐发。

著者秉持以简朴为美、短而意赅为美、短而纯粹为美、意尽则止为美。真可谓:

品读其著,如品香茗,缕缕幽香,沁入心扉。杨效成,一位年届九十岁的盐都退休老干部。然,这么大的篇幅,对作者而言,不但要设计总体框架,对整个的内容了然于胸,更需要清晰的思路和良好的记忆……而这部《苇荡吟声续集》条理顺畅,文辞确当。仅仅这一点看去,一位高龄作者思力之强健,足够我们感佩。

“尖角腾空节节高,虚怀若谷向云霄。一生葱翠流清气,任折非弯独自豪。”(《咏物篇咏竹》)“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代词人,诗作常以归隐之思,山水风光之作,彰显林泉之趣,来表达自己的愉悦情思。效成老则是一位老资格的布尔什维克。自从他,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地宣誓那一刻起,初心如磐,就注定了将一生交给党了。正如他一首《感事篇·浪淘沙》所表述的那样:“夕照乐无愁,辉映琼楼。云舒云卷自悠悠。喜见秋枫红一片,群鸟鸣喉。名利素非谋,韵海追求。窗前拾句展风流。两鬓飘霜豪气在,高咏神州。”所以,这本《苇荡吟声续集》不少作品,有很强的方向感。

诗从生活来,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效成老非常重视生活的开掘,重视生命情感的激发与点燃。

平常老人腰不弯、背不驼,头发浓密、眼神清亮、思路清晰。我既惊叹和羡慕,他是如何达到这样的好状态。

就是这样一个童心未泯、精力旺盛的老同志,时刻想着——让自己对社会“有点用”。我想这本《苇荡吟声续集》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晚年的效成老,宛如一杆芦苇,挺立在家乡的芦荡。

红红的晚霞,将其染成了橘褐色、暗红色、褐黄色、金黄色,有一种浩渺、魔幻、魅惑的斑斓光彩。

它们舞蹈着,成为故乡芦荡绝美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