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6年03月26日
全区供销社系统改革发展成效(一)
近年来,全区供销社系统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上级社“三农”工作大局,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为契机,按照“深化为农服务强宗旨、主攻改革创新促转型、着力化解问题保稳定、强化效能建设转作风”的总体思路,牢固树立为农服务的“主角”意识,突出基层社改革创新,重抓为农服务功能提升,突破项目建设和服务体系完善,服务能力和发展活力显著增强。2015年度区总社荣获市社绩效考核综合奖、改革创新先进单位单项奖,十多年来首次进入全市系统第一方阵行列,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大冈供销社、发生秸秆专业合作社、大李为农服务社分别获得市社“十佳创新发展基层供销社”、“十强秸秆专业合作社”、“十佳样板为农服务社”称号。
1、以加快基层社改造为抓手,提升服务“三农”能力。一是大力实施专业合作社建设,提升服务农民增收能力。专业合作社是服务农业生产的有效载体。去年,积极探索通过供销社牵头领办、与专业生产大户联办等方式,推进合作社创建和质态提升。冈中供销社已破产多年,近年来由原供销社负责人牵头成立了“发生秸秆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开展秸秆收购加工业务。为鼓励农民收购加工,合作社购置30台编织机免费发放到农户家中,并在周边新增3个收购点、发展2个加工分厂,年收购加工秸秆超万吨,既净化了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发挥了较好的示范效应。系统内领办秸秆专业合作社10个,年收购加工量达5万吨。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全系统共自办、领办、参办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各类专业合作社8个、联合社2个,通过强化指导服务,规范内部管理,提升生产流通组织能力,推动农超、批发市场产销对接,不断提高合作社引导生产、拓展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大力实施综合服务社提档升级,提升服务农村发展能力。积极与镇村对接、合作,全面实施为农服务社提升工程。争取国家级盐城高新区的支持,投资35万元在高新区按照“省级样板社”标准兴建大李为农服务中心,建成1000㎡生活资料超市、500㎡生产资料超市和400㎡的活动场地,设立庄稼医院、文体、党员之家、民兵之家等活动阵地,提供代收水电、电话费、农民一卡通等公益服务,深受群众好评。去年底被省社命名为“省级样板社”。2015年全系统还新建了龙冈高范、鞍湖九曲、中兴华判、高新区大李等4个三星级为农服务社。对鞍湖三旺、郭猛三湾、北蒋童阳、大冈佳富、北龙大潭、盐龙等6个三星级为农服务社实施提档升级,不断提高为农服务水平。三是大力实施资产整合利用,提升服务集镇繁荣能力。着力开展基层集镇网点的建设和改造,先后对郭猛、大冈、北蒋等基层社位于集镇的门市,采取招引客商、自主开发、整体招租等方式建设综合性超市和服务中心,既改善了集镇面貌,又提高了资产利用率。为适应供销社为农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阵地更加健全的发展之需,区总社大力开展空白镇(街道)基层社恢复重建工作,按照去行政化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形式,恢复基层社的经营服务功能,打造新的经营服务平台,实现了涉农镇基层社全覆盖。
2、以构建新型服务业态为导向,延伸服务“三农”链条。一是加快组建联合社。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是供销社为农服务的方向,组建联合社是供销社为农服务的有效形式。围绕“谁来种地、地怎么种”这一问题,顺应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由大冈供销社全资创办的益稼植保专业合作社牵头,会同镇农业服务中心领办的1个植保和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以股份合作形式,成立都冈为农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镇分管领导任理事长,吸收11个植保、农机、秸秆专业合作社和11个家庭农场主加入。联合社成员单位拥有弥雾机200台、大型拖拉机15台、插秧机42台,设立16个机防大队,为农户提供种苗、耕种、施肥、用药、收割及秸秆利用等服务,服务面积超过2万亩,并为今后向产前、产后服务拓展延伸,逐步实现农田托管服务夯实基础。由北蒋供销社全资创办的盐城市盛惠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牵头,联合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吸收楚九、童成、厉民村经济合作组织和5个家庭农场主加入,成立惠宝为农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辖区内开展农机作业、农作物统防统治等服务,去年秋季服务面积突破5000亩。去年10月份,区政府在大冈召开了“全区供销系统为农服务载体建设暨秸秆还田现场推进会”,2015年全国总社、省社的领导先后多次到我区基层社进行考察,并给予充分肯定。这表明,只要供销社主动作为、扎实做好为农服务工作,就会赢得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二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为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大冈供销社发挥专业合作联合平台优势,与大冈镇佳富村开展电子商务合作,由大冈供销社按51%股份出资,成立盐城市佳民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辟盐城大冈佳富生态农场网站,正在对接省社先农公司,加入省社“地平线”商城电商平台,组建盐都馆,同时向省、市社争取项目补助资金。日升公司大力实施与“中国纺织网”平台对接,开展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等跨地区、跨行业网上交易,实现传统流通渠道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三是着力完善连锁网络。重抓农资网络延伸拓展,由农得利农资公司牵头,整合基层社生资经营网点,发展直营点10个、加盟点30个,逐步形成系统内农资经营全覆盖、系统外网点挂靠并联的经营格局。通过开展“放心农资”活动,向农民提供化肥2.2万吨、农药300吨,为全区农业增产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