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9月27日

我区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秀美画卷

本报讯(记者 马志龙 杨 斐)十年快速发展,十年沧桑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农村面貌焕发新气象,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正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绿色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近年来,我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擦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两块“金字招牌”,走出了一条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双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日前,记者走进潘黄街道新民村,一栋栋民居错落有致,一条条河道干净清澈。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如今的新民村宜居宜业宜游,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潘黄街道新民村村民刘贵才告诉记者:“以前是烂泥路,现在变成水泥路、柏油路,环境也蛮好,生活条件也好了。”

守护良好生态,才能实现绿色发展。近年来,我区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大力实施“引江入湖”“退渔还湖”“湿地修复”三大工程,不断加大对重点骨干河道清淤疏浚、岸坡修复,系统推进河湖全域生态治理,全域乡村从“一处美”迈向“处处美”,水清岸绿景美的新图景如今处处可见。

“生态环境好了,乡村发展也有了抓手和底气,村民们的土地全部流转了出去,我们通过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潘黄街道新民村党总支书记董兆付介绍说。

乡村振兴,重点在产业振兴。我区通过做特做优做强园区、叫响“一村一品”品牌等途径,培植了一批特色鲜明、前景广阔的乡村产业。在大纵湖大闸蟹尚庄生态养殖基地,这里的螃蟹销售也迎来了一波高峰。据了解,当地通过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机制,带动周边数十个养殖户发家致富。

邵氏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邵志华说:“好水出好蟹,大纵湖的养殖环境越来越好,螃蟹品质也越来越高,效益也不断地提高,本社自有的2000多亩水田,每年的产值在3000万元左右。我们合作社成员有四十多户,跟着我们合作后,他们每亩效益能提升到2000至3000元,总产值达到6000万元左右。”

据统计,全区大闸蟹生态养殖面积已达10万余亩,年产量超万吨,产值突破7亿元,形成了集“蟹苗培育、成蟹养殖、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休闲消费”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成了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十年间,我区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先后建成1个国家级、3个省级、8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业已由传统种养业,发展形成了优质稻米、绿色果蔬、精品花卉、生态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和草莓、葡萄、番茄、大闸蟹等四个全市“单打冠军”,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跻身全省先进行列。2021年盐都农林牧渔总产值91.7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21元,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连续两年位列全省县级综合排名第一等次。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志贵表示:“下一步,我局将聚焦高质高效,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主阵地,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种源农业、休闲农业、数字农业和食品加工业,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现代都市农业先行区。”

奋进新征程,我区将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统筹抓好粮食稳产保供、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行动,全力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区),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