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9月22日

那年采写关陈村

□刘克强

盐都区西南有个百年古镇——秦南。明清年间,官府在此设“积谷粮仓”,故得名“秦南仓”。关陈村,就是古镇中的一颗新星。

说起关陈村,我熟悉。1958年5月,我从盐城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陇北乡农业中学任教。关陈村便是当年陇北乡政府的所在地,以三间茅草屋为校舍的陇北农业中学就在乡政府的一旁。我在这里任教一年不到,但这个村的贫穷落后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30多年以后,来到阔别已久的关陈村,眼前的景象让我无论如何辨别不出当年的模样。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穷村,今朝竟然跨入盐城市“小康示范村”行列。

为此,我重点采写了一个人:曹文萍。

曹文萍,自高中毕业后就搞起了电器修理。上世纪80年代初,他到盐城承包起了一片电器修理门市,因手艺出众,又会管理,生意越做越兴旺,他本人的年收入就在万元以上。那时的万元户别说在关陈村,就在偌大的盐城也为数不多。而当关陈村老书记找他谈话以后,他毅然放弃了收入丰厚的电器修理门市管理经营工作,怀着报效家乡、振兴村办企业的豪情,回村担任村电器厂厂长。这是1983年的2月,当年他26岁。

初上任,他有好几天没睡过一个整觉。如何使这个风雨飘摇的小厂焕发生机,是守住摊子?还是另辟蹊径,重新创业?他选择了后者。为了拓展业务,第一次出差,他先到上海,接着又闯到浙江衢州,一口气拿下了5万元的电热圈销售订单。因为随身带的盘缠实在少得可怜,在一家小旅社住下以后,身上还剩下三角钱,不得已只好借钱打长途电话回村要钱。20来岁的壮小伙子就靠三角钱熬过了三天三夜。当他第四天收到村里汇来的200元时,一连吃了两碗面条,转头又踏上了新的征程,终于又谈成了4万元的业务……首战告捷,小厂当年创下利润2.2万元,第二年小厂利润翻番。然而这点成绩,还不能满足曹文萍的胃口。厂里没有“拳头”产品,难以在市场立足!这个问题成了曹文萍的一块“心病”。1985年,他瞄准燕舞集团时,就干脆做起了生产配套变压器的文章。为了研制电源变压器,他干脆吃住在厂里,一连几个月不回家,经过106天的艰苦奋战,终于按照燕舞集团的设计要求,成功制作了电源变压器,并很快投入了批量生产,从而攀上了燕舞集团这门“高亲”。

之后,电器配件厂、新型建材厂、水泥制品厂以及打桩队等九家企业相继问世,这些村办企业以电器厂为龙头,以滚动方式向前发展。1995年村办企业产值和利税分别达到2000万元和210万元。关陈村在那时就实现了工兴村的初步目标。

采写关陈村的过往,让我看到了村党支部带领干群致富奔小康的战斗堡垒作用,而这个曹文萍能够紧跟时代节拍,审时度势,以身作则,一步一个脚印引领大家同心干,其发挥的“领头羊”作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