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9月15日

从“爬格子”到电脑“码字”

□王洪武

我平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写稿,一天不写便感觉手痒痒。从事文字工作几十年,我感受最深的是写稿工具的变迁,从60多年前铺开稿纸“爬格子”、贴邮票邮寄,到如今用电脑、手机“码字”,电子邮箱、微信等现代化科技传稿,一切好像在梦里……

曾经,我对稿纸钟爱有加,就像农民对农具、工人对机器的那种深厚感情。初识稿纸,是上初中时老师发下的作文本,印满格子的纸张被订在一起。每页格子纸的右边,还留着几厘米的空白,这是给老师作批注和修改用的。我觉得用它写作文,既新鲜又好玩儿。

参加工作后,我总在业余时间写一些新闻通讯、言论之类的文章,投给省内媒体。那时写稿三样不能少,即稿纸、钢笔和信封。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盐城乡下,找不到也买不起稿纸,只有用普通白纸或者横格信纸。好在报刊编辑并不计较,只要内容好,照样修改刊登。一次到县里的报社送稿,我看到人家用稿纸写的稿子清清爽爽,羡慕得不得了。回来后,我下决心改变面貌。买稿纸花销大,就自己刻印。买几张白纸,裁成16开。然后,跟乡政府打字员借来钢板,用铁笔在蜡纸上刻成格儿,用油滚子一张张地推印成稿纸。尽管这“稿纸”的格儿刻得有点大小不一,但总比在白纸上写字规矩。

到了七十年代,一些报刊会给作者寄一两本稿纸,作为回馈和鼓励。每每收到稿纸,我都如获至宝,就像儿时过年从父母手里接过新衣和糖果却舍不得用一样。这些稿纸不但纸质好,下方还印有报刊名称。我格外珍惜,细心收藏,常常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

八十年代初,我当上了乡镇报道员,使用稿纸已经不再成问题。但是这些从市场上买来的稿纸质量差,印刷的格子不是太密就是太松。九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儿子给我带回了几本稿纸。嗨,那纸真漂亮,薄而韧,一次可用复写纸拓写5份,用力书写也划不破,我觉得高级极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用电脑写稿成了新方式。党的十八大以后,写了半个多世纪稿子、从没离开过稿纸的我,用积攒的稿费买了一台台式电脑,并逐步学会了打字排格式、发电子邮件。一位熟悉的编辑告诉我,用电脑写稿、网络投稿方便快捷,再加上电子版稿件一目了然,可以大大提高编校效率。

自从用电脑写稿后,我几乎没再碰过稿纸了。如今,珍藏在书橱里的十几本稿纸已经成了历史的见证。我深知没有比较,就难以体会幸福。我庆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