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9月15日

盐城高新区:打造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创新标杆

本报讯(张荣峰)9月13日,盐城国家高新区首个研究生院——盐城工学院研究生院(盐龙湖先进技术研究院)迎来首批409名研究生。这是盐城国家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自主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动高新区进位争先的重要举措。

据悉,研究生院将聚焦盐城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与研究生培养,努力建设江苏沿海重大科学研究平台、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和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自2015年盐城高新区升格为国家高新区以来,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省科技厅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高”“新”定位、突出培强产业、强化科创引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先后创成全国首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火炬智能终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主导产业不断壮大。聚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已落户投产企业93家,东山精密、维信电子、5G智能车网联研发中心、康佳存储芯片封装测试先后列入省重大项目,2022年上半年新签约50亿元以上项目2个、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9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6个,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57%。高端装备产业已培育精密数控机床、节能环保、输变电设备等企业130家,在产业链细分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唯一性和显著特色的明星产品。新能源产业相继落户国投中科、国润新能源、兴邦氢能源、富能宝等企业,在储能、氢能两个方面有所突破,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质效不断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累计达873家,国家高企达281家、占全市17%;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达160家、瞪羚企业8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家;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个、省示范智能车间(工厂)14个、省首台(套)重大装备44个,均列全市第一。

高端平台加快集聚。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高通量计算研究所、上硅所创新中心、盐城超算中心等高层次科创平台先后落户,其中4家获省新型研发机构备案、1家纳入江苏省产业研究院专业所。建成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17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家,在孵企业543家。

创新生态更加浓厚。专门出台高新区科技创新政策意见,在企业研发投入、人才引进、知识产权创造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2021年高新区本级奖励企业创新发展资金达5320万元。成功举办2022数字经济与超算产业化发展论坛,继续举办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大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赛事活动,累计落户高层次创新创业项目100多个。用好用足“黄海明珠人才计划”,累计引进各级领军人才315名。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市、区委全会部署,围绕绿色低碳发展总体定位,锚定‘十四五’末‘产业过千亿、挺进五十强’目标,聚焦产业链协同、载体平台建设、系统集成优化,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项目大推进、产业大招商’活动,加快建成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全市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作出更大贡献。”盐城高新区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聚焦产业链协同,打造创新产业集群。坚持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布局,聚焦电子信息主导产业,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做优发展质量,加快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紧扣全市“5+8+10”产业链布局,全力建设盐城高新区3条优势产业链和5条潜力产业链,大力引培“链主”龙头企业,掀起招商选资百日攻坚热潮,各驻点招商局开展比签约、开工、竣工项目数量和赛项目信息质量、链主企业对接成效、驻点招商成果“三比三赛”活动,年内再招引百亿元项目1个、30亿元项目3个、亿元项目15个,加快形成百亿领航、十亿带动、亿元支撑的企业方阵,打造全国领先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三大中心”,加快东山精密二级节点验收,维信电子牵头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重点培育东山精密、群力科技、中恒宠物等营收超5亿元、研发占比超5%的“双五”企业。树立“亩均论英雄”导向,开展载体焕新行动,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

聚焦载体平台建设,打造区域科创高地。坚持高新区就是孵化器理念,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的“链条式”培育,加快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持续提升区域创新浓度,加快打造全市科技创新高地。开展高企、孵化器三年倍增行动,高质量运行创新中心和国家级孵化器“南北创新组团”,加快北京、上海、南京的飞地孵化器建设,积极探索建设海外科创基地。坚定不移与中科系、国字号等大院大所合作,加快组建盐城黄海实验室,在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规划布局,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推动高通量研究院、上硅所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与园区企业有机结合,释放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活力,促进更多成果转移转化。利用现有创新中心、中小企业园等35家、近150万平方米的楼宇空间资源,围绕“一楼宇一特色”理念,大力发展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科技金融等新经济、新业态,集聚精英人才创新创业,提升产业服务发展能级,全力打造楼宇经济新高地,加快成为“立起来”的高新区。

聚焦系统集成优化,营造双创良好生态。用足用好省、市、区各级政策,整合园区科技人才、经济发展等新一轮支持政策,确保政策集成到位、落实到位。以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为契机,联合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等机构,更高水平举办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大会、电子信息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品牌活动,每年推动10个以上高层次科创项目在高新区落地。联合火炬中心加快组建国家高新区新能源产业联盟,打响盐城新能源产业名片。做优做强盐高新集团“AA+”评级平台,用好2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母基金、安芙兰科创基金等投资矩阵,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用好用足市“黄海明珠人才计划”等政策,依托海创人才(盐城)创新中心、上海五角场双创学院等平台,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打造全市人才高地。联合河海大学共同实施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工业废水近零排放”项目,努力将盐城高新区建成省“近零碳”排放示范园区。深化与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合作成果,对标常熟高新区,强化指标分析,进一步拉长优势、补齐短板,确保今年国家高新区排名进入前7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