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8月23日

湿地的蒲草

□邹凤岭

阳光和煦,山水清明。“彼泽之坡,有蒲与荷。”(《诗经》)近水岸,蒲草绿荷蔓发,水乡湿地生机盎然。

蒲草,承载着湿地水与空气净化的功能。唐代诗人吴仁璧曾写下:“蒲草薄裁连蒂白,胭脂浓染半葩红。”荷池近水处,蒲草举烛,荷绿花红,勾画出水乡最美的图景。清澈的河水,从那茂密生长的蒲草根部,汩汩流入一汪荷池,绿荷撑起一片明镜的水荫。水起轻浪,蒲草舞动,低声唱着歌,和着鱼儿的呓语。

青蒲,又叫水烛,因其穗状花絮呈蜡烛状而得名。蒲草为多年生落叶、宿根性挺水型单子叶植物,茎极不明显,走茎发达,叶青绿,直立,株高可达一米以上。河沟湿地,溪流纵横,淤泥丰厚,土壤肥沃,是蒲草生长的好地方。

水乡的风物,舌尖上的美滋味。青蒲的嫩茎,是可口的食材。蒲的嫩茎鲜、甜、脆,清香嫩滑,沁人肺腑。冬去春来,河水解冻,水涨起来了,正是青蒲蔓发时。赶着阳光,农人们来到蒲池,采出一支支蒲茎和蒲芽,用这白的茎,嫩的芽,做出的蒲菜,味道清爽、甜美。《西游记》第八十六回上说:“油炒乌英花,菱科甚可夸。蒲根菜并茭儿菜,四般近水实清华。”明代文学大家吴承恩,将这沾在了古人舌尖上的蒲菜美味,写在了他的著作里。《盐城民俗》记载,古代民间有举办盛大蒲艺竞赛会的习俗。“若个锦标先夺得,蒲葵扇系手巾红。”(清·董平章)蒲艺会上,夫妻搭档,老少上阵,编织青蒲花艺品。在这用蒲草编织的物品与锦簇里,满是美美的祝福。

“偶间种蒲草,露气落庭深。”(明·梁以壮)青青的蒲,烛状的花絮,叶葱郁,形如剑,展现出了威武的形象。青蒲的根茎与花粉,可食可入药,食之者心感激,说着热情的花语。青蒲总是很沉默,从来不说一句话,而它蕴藏巨大的能量,把那奉献品格留在了世间。看蒲草的美姿,袅袅婷婷立水边。问,是谁贴在水面行走,风中笑语欢歌。是谁在黄昏的水边,在汲水的女子间伫立,如水声,如倒影,似烟霞。如是真的爱上了青蒲,跨越千年,依旧茂盛绿翠。多少次的我,驻足蒲池的岸边遐思。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余声。”(唐·刘禹锡)秋风起,雁声鸣,青蒲的绿叶渐渐地变黄。秋风中,晃动的红烛花絮,映照一池的碧水。收割完蒲草,进入蒲编蓬帆忙碌的日子。有着蒲草编织技艺的父亲,用蒲草为纬,草绳为经,编织出木制大风车篷帆,借助自然风力,提水浇灌水沤的田地。农闲时,父亲编织出各种蒲草家用生活品、工艺品。一把传承了千年的蒲扇,有着扇风、遮阳、挡雨、垫座等用途。用蒲草编制出的圆形、方形、桃型等不同形状、大小不一的工艺扇。在那扇柄上,母亲配上用多种色彩线结成的扇坠,便更增添了蒲扇的美感。

在我国,蒲草曾是文字的载体,有着精美文化的故事。青蒲的草叶面光滑,质轻柔韧,品质坚毅。古人曾让蒲草承载竹简时代向纸质时代的替代物。早在纸张印刷术发明之前,甲骨、竹简载文字,还在蒲草上刻字,蒲草承载了文字传递的功能。西汉贫苦人家世出身的法学家路温舒,把借来的书抄写在蒲草上,放牛读着自己的“蒲草书”,轶事传古今。传诵千古的诗篇,青蒲已转化为人的情感承载物,挚爱与悲情的象征。“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唐·李商隐)月下孤影,青蒲暗结,鸳鸯戏水,情人触景的伤情。“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诗经》一曲古老长诗,叙说刘兰芝对夫君焦仲卿似水柔情,文化传承在青蒲载物里。

现如今,蒲的制品已消失,成了人们的记忆。可湿地青蒲仍在,景色胜过当年。“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唐·李白)蒲草映碧池,人与自然共生,传递着水乡旺盛的生命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