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6月23日
机插水稻移栽及“一栽就管”技术意见
今年各地有效克服疫情给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育秧工作组织有序,进展顺利,壮秧基础扎实。当前小麦已陆续进入收获高峰期,各地要统筹协调,全力做好农业机械和农田用水调度,加快耕整田进度,强化秧池管理,确保机插水稻适期适龄高质量栽插。同时坚持一栽就管,促进秧苗早发快长,为构建高质量群体打下良好基础。
一、精细高效整地。在夏熟作物收获后,要迅速组织充足的机械力量,突击旋耕灭茬、精耕细整。要选择带有秸秆切碎铺匀装置的小麦收割机,秸秆留低茬收割。留茬高度≤ 10cm,秸秆切碎长度≤5 cm,并均匀抛撒于田间。选择大马力深耕深旋耕整机,旋耕深度 20 cm,做到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匀,秸秆埋没率≥ 90%,整田后高低落差≤ 3cm。有条件的可采用激光平整机,确保全田高低落差≤ 2cm。灌浅水泡田后起浆耱平,达到田面平整、高不露墩,低不淹水,确保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田面整洁无杂物、漂浮物。同时做好清除田埂杂草,整修沟渠、田埂等工作。为避免栽插过深或漂秧、倒秧等现象,大田整平后需适度沉实,壤土沉实1~2天,黏土沉实2~3天,待泥浆沉淀、表土软硬适中时栽插。切忌大水泡田、尽可能减少肥料流失。
二、适龄适期栽插。坚持“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加强茬口衔接,掌握在叶龄3~4叶期移栽,秧龄15~18天(干种落谷秧龄20~25天,一般不超过30天)。各地要根据茬口衔接时间和秧池播种时间,合理安排栽插计划,科学调控秧池肥水管理,播种较迟的采取灌水、喷施高效叶面肥等措施促进秧苗生长,尽可能缩短田等秧时间。对于茬口衔接紧,易出现超秧龄的秧苗要通过旱育旱管、适量喷施多效唑等措施延缓其生育进程,最大限度减少超秧龄移栽。
三、精确合理密植。目前我区多选用25cm行距插秧机,栽插株距以10㎝为宜,要调节好相应的单穴取样量,掌握平均单穴4~5苗左右,确保亩基本苗不低于7万。栽插期延迟且分蘖性弱的品种基本苗要相应增加。要加强栽插质量的跟踪检查,在每次插秧开始时要试插一段距离,以检查每穴苗数和栽插深度(以2cm为宜),并及时调整取样量和栽插深度,待状态符合要求并稳定后再开始连续栽插,作业过程中要保持走直线,并随时观察机械状态,保证栽插质量。机插时要浅水(花斑水)栽插,严防缺穴、漂秧、倒秧、深秧。
四、强化一栽就管。一是强化水浆管理。机插结束后活棵立苗期间歇湿润灌溉,及时露田通气促进扎根,若机插后遇阴雨天气应脱水爽田,促进新根生长,缩短机插秧缓苗期。立苗后应坚持浅水勤灌,上浅水层2~3㎝,自然落干后,露田1~2天后再上浅水,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促进多发根快分蘖。秸秆还田田块要增加脱水露田透气时间,若泥水发黑、起泡,应及时落干爽田 1~2 次,防止土壤有毒物质过多造成僵苗,促进新根生长。机插秧分蘖势强,够苗期的苗体小,要掌握茎蘖苗达到预计穗数85%左右,提前进行多次轻轻搁田,最迟于11叶期至倒3叶末结束,分次逐步达到群体叶色自然褪淡,地面有小裂缝,白根铺满地的搁田标准。二是强化肥料运筹。耕翻前施足基肥,秸秆还田的田块一般亩施45%复合肥25公斤左右,尿素5~7.5公斤或复合肥32公斤左右。栽插活棵后早施分蘖肥,通常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栽后5~7天每亩施尿素5~6公斤,第二次在栽后10~12天施亩尿素5~6公斤,为省工节本,也可并做一次施用。栽后20天左右视苗情再施一次平衡肥,一般施尿素5公斤,对发生僵苗的田块,可改用45%复合肥10公斤左右,促进苗情转化。三是强化病虫草防治。草害防除上采用“二封一杀”策略,即分二次进行土壤封闭,第一次在上水整地括平后1~3天内进行,可选用丙草胺乳油加苄嘧磺隆可湿粉,亩对水30~40公斤喷雾(如果田面比较平、田间有水层,也可拌细土或肥料撒施)。第二次于第一次用药后15天左右用药,也可在插秧后7天结合施分蘖肥进行用药,选用33%苯·苄·异丙甲或50%苄嘧·苯噻酰,加甲维·杀虫单,拌化肥或细土撒施,除草兼防治螟虫。施药时田间要有水层,药后保水5天,但水不能淹秧心。未进行土壤封闭或土壤封闭效果差的田块,根据区植保部门《稻田化学除草技术意见》视田间草相和生育期选择安全高效除草剂进行喷药茎叶处理。病虫害防治上必须及时抓好灰飞虱及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的防治,中期注意螟虫、纹枯病及稻瘟病、稻曲病的防治。具体防治时间和处方应根据区植保部门发布的植物病虫情报组织防治。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