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6月14日

大冈 因“沙岗之巨”而得名

□施东明 任崇海

缓缓的河水日夜向东流去,在这交叉的四岔口不知流了多少年?兴盐河,江苏里下河腹部地区一条自西向东蜿蜒数百里的河,在“四岔口”与冈沟河、横港河交汇。盐都区大冈镇就坐落在四岔口旁边,曾经是里下河水乡的重要农副产品集散地,也是盐都与兴化两地经济文化交流的汇集地。

大冈是个古老集镇,始建于宋代,已有千年镇史,因“沙岗之巨”而得名。据1995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盐城市郊区城乡建设志》记载:“大冈初名仇家垛,唐宋时期逐步形成集镇。明未,以居盐邑三冈(上冈、冈门、南冈)之巨,遂称大冈。”《大冈镇志》记载,“近几年来,在大冈周围连续五次出土的古钱币和宋代水井遗址考证,在北宋以前就有人群聚居。”古镇东依冈沟河,滚滚流水吟唱着千百年来的文明古韵。

我们儿时,曾和一伙同学在一个冬天的下午,去大冈镇北郊游玩,一路走了八九里,只见路边农田里有散散拉拉的黄沙堆,还有少许贝壳,当时既感到新奇,又有疑问。因为那时知识不多的我们,也略略知道,只有大海边上才有贝壳,我们大冈镇上哪来的贝壳呢?多年以后,看到有关盐城地方志,才了解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大冈镇志》记载:“黄沙岗,此庄历史悠久,因遍地黄沙,庄子又靠近冈沟河而得名。”

据考证,大冈成陆于新石器时期,距今约六千年左右,是盐城市境内成陆最早的地方之一。《盐城史话》载:“由盐城丁马岗向东,沿大冈、龙冈、新兴、上冈一线是新石器时代的海岸线,土中和地下土层中含有海相贝壳层,颜色夹黑而透明,质地坚硬,当地俗称‘地骨’。其实,它们就是古代化石的一种,是由牡蛎等介族之类的遗壳沉积海中而形成的。据碳14测定,其形成时间约在5600—7000年前,这条‘地骨’就是远古的海岸线。”1994年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盐城市建设志》中“村镇规划”有关章节介绍:“在沙冈或地势稍高处因聚居人多也出现一批村镇,有郊区的龙冈、大冈,建湖的上冈……东台的蔡家墩等。”大冈是和建湖县上冈、盐都区龙冈基本在一条海岸线上的集镇。

“大冈”镇名之来历,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县丞杨瑞云编著《盐城县志》中有载:“大冈镇,去县治西南50里……”。其后,清乾隆、光绪,民国时期编撰的《盐城县志》均有大冈镇名之记载。民国出版家印水心先生曾到大冈等地实地考察后认为:“本邑,盐城县境系居中高,大冈镇向北五里为黄沙岗,沙渍隆起,长6里,宽3里,此为本境最高之地”,则又证明当时此地沙岗之高仍为全县之首。

由此可见,大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村古老集镇,深厚的文化底蕴、特有的水乡风情、淳朴的人文民俗,值得我们去追寻、挖掘、记忆、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