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6月02日
用鲜血守护胜利果实
——记小英雄陆才贯
□凌 琪 任崇海
里下河水乡有一条美丽的西塘河,河畔有个村庄叫大潭湾。在解放战争艰难岁月里,这个庄上出了一名十六岁的小英雄陆才贯,为保卫土地改革的胜利果实,死在国民党反动派还乡团的枪口下。
陆才贯出生在一个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贫苦农民家庭,祖父母靠为地主家打短工和捕鱼为生,父亲陆广德13岁时就给本庄的地主薛兰山家做长工。在一个滴水成冰的冬日里,父亲为地主撑船外出,两只手冻僵了,回家后放在热水里泡了一下,手指竟掉下了四节,终因积劳成疾,不到40岁就离开了人间。这时陆才贯才三四岁,13岁的姐姐被送给人家做童养媳,年幼的陆才贯搀扶着哭瞎了双眼的妈妈沿街乞讨度日。
1943年,大潭湾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陆才贯母子俩从此结束了乞丐生活。11岁的陆才贯便参加了儿童团组织,后来当了儿童团长。他积极把自己的小伙伴们组织起来,协助地方干部开展抗日救国宣传等各项工作,那瘦小的身影活跃在大潭湾的街头巷尾,得到乡亲们的夸赞。1946年实行土改时,陆才贯带领儿童们成天敲锣打鼓,宣传土改的政策,斗地主分浮财时,他发动儿童团员们站岗、放哨、送情报,不分白天黑夜,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白天,他安排儿童团员看守浮财;夜晚,轮番到地主的家前屋后,监视地主的行动,一旦发现地主的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村干部。
一天,陆才贯在村头站岗,发现有个人影在鬼鬼祟祟地闪动,他悄悄地接近那个人影,发现原来是地主陶三鉴,不由得大喝一声:“不许动!又有什么鬼把戏?” 陶三鉴一愣,转而从口袋里掏出几块银元,假惺惺地说:“宝宝,我到姑奶奶家去一趟,你千万不要告诉大人,这几块银元,小意思,送给你母子用。”“谁要你的臭钱!” 陆才贯愤怒地答道。陶三鉴碰了一鼻子灰,见软的不行,来硬的了:“我姑奶奶有病要我去一趟,你不让我去,要是姑奶奶有个三长两短,我见不着,决不饶过你!”“你不要耍滑头,跟我到村部去!” 陆才贯坚定地说。陆才贯把陶三鉴押送到村部后,经村干部审问,陶三鉴被迫交待乘夜色外出活动,企图转移财产的阴谋。事后,大家都夸赞:“陆才贯抓住陶三鉴抓得好!守护了土改的成果。”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在作垂死的挣扎,驻扎在沙沟的还乡团三天两头地下乡“扫荡”,大潭湾的地主、富农和坏分子与他们暗中勾结,妄图打击报复地方干部,夺回被分掉的田地和浮财。为了保卫家乡,保卫胜利果实,陆才贯更加忙碌。白天,组织伙伴们监视控制地主、富农和坏分子的行踪;夜里,配合村干部值班,防止还乡团的偷袭。所以,那些地主、富农和坏分子把陆才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暗暗发狠要坚决把他除掉。对共产党恨之入骨的富农分子陶宗湖偷偷逃到沙沟,向还乡团头子告密,说陶三鉴家有一个共产党藏的银窖子。
1948年2月6日清晨,驻沙沟的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有二三百人,分三路围剿大潭湾,妄图将我地方干部一网打尽,另一方面夺回银窖子。而这天夜里,乡长陶美国、乡干部陈志宏和陆才贯都睡在儿童团员陶宗宏家。此时,听到枪声,他们立即转移。陆才贯在藏好浮财以后未来得及转移,就躲到不远处的祁善举家,由于坏分子陶三宝的告密,还乡团高福喜闯进祁家,陆才贯见状,趁高不注意,一头扎进门前的河里,屏气沉在河底。还乡团夏小三赶上来,用竹篙戳中陆才贯的臀部,将他拖上岸来,又往他的腰部猛踢了一脚,陆才贯当即昏死过去。那些还乡团还不解恨,对陆才贯又是一顿拳打脚踢,见他不再动弹,以为死了,将他抛在河边,又去抢劫了。刺骨的寒风把陆才贯从昏迷中吹醒,刚刚忍痛站起来跑了几步,又被一群还乡团成员用钢丝绳捆住,拴在船上,带到后面的王家庄,被还乡团陶志余又一阵毒打,逼他交出村干部的集合地点和银窖子的地点,“呸!休想我告诉你们。”陆才贯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团团围住陆才贯的还乡团们望着这个十分瘦小,浑身是伤而又异常坚定的小伙子,一个个束手无策。
傍晚,还乡团结束了一天的疯狂抢劫,把陆才贯带到塘河边,一颗罪恶的子弹,夺取了年仅16岁的小英雄陆才贯的生命……陆才贯用鲜血染红了家乡的那片热土,保卫土地改革的胜利果实,大潭湾的人民永远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