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4月21日
小麦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目前我区小麦已全面进入孕穗抽穗期,当前至成熟期是小麦产量形成和品质提升的关键时期,也是气象灾害、病虫害的多发期。各地要高度重视,全力打好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重大病虫防控总体战,抓好后期针对防灾减灾的田间管理和服务,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一、主动出击,科学防控。小麦抽穗扬花阶段要重点防治好以赤霉病为主的穗期病虫害,要突出“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统筹兼顾、总体防治”的防控策略,坚持“适期防治、见花打药”的防控技术要点,坚持查苗情定防治适期、查天气趋势定防治次数。抓住小麦齐穗见花期,及时主动用药进行第一次预防,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小麦齐穗扬花期间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趋势,如果有连续的降雨天气,可在雨前齐穗期突击用药,防止降雨错失防控适期。第一次用药后5至7天用第二次药。生育期偏迟的田块、感病品种田块及灌浆初期遇高温高湿天气的田块还需要进行第三次防治。药后6小时内遇雨要及时补治。要根据小麦穗期病虫发生情况,统筹做好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和蚜虫、黏虫的防治工作,病虫兼治不失误。
二、肥药混喷,一喷多防。对前期旺长又未及时化控、后期倒伏风险大的麦田,在始穗期前后喷施抗倒剂,通过提高根系活力、缩短穗下节间长度、降低株高和重心来提高植株抗倒能力。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期间结合防病治虫做好药肥(剂)混喷,实现“一喷多防”,即防病虫、防倒伏、防早衰、防干热风或高温逼熟等,促进光合产物积累,促进籽粒灌浆结实,保粒增重。
三、清沟理墒,排水降渍。渍害会严重损害根系活力和功能,且田间湿度大,也易加快小麦纹枯病、锈病、白粉病等的发病和传播危害,不利于地上部功能叶片的光合作用。部分麦田沟系坍塌堵塞、排水不畅,加之后期气候的不确定性,要继续做好清沟理墒、疏通沟系,尤其是地势低洼田块,保持沟系通畅,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发生雨涝渍害。
四、加强技术指导服务。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农技耘、微信群、QQ群等媒体渠道,及时发布和宣传发动赤霉病等小麦穗期重大病虫发生与防治技术意见。在赤霉病等重大病虫防控的关键时期,要组织动员广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服务指导,确保农户能抢抓适期、选对药种、科学防治。要扶持和动员各类植保专业服务组织,为群众开展代防代治、统防统治。要注意减少群体性、聚集性活动,做到防疫情与防病虫“两不误”,努力提高病虫防控效果效率。
五、适时抢收,防止穗发芽和烂麦场。小麦成熟收获期间,极易发生不可预测的灾害性天气,也极易造成穗发芽和“烂麦场”灾害,因此,小麦收获要“立足于抢”。要及早做好收获机具、烘干设施设备的检修准备工作,小麦成熟期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抢收,收获期间遇阴雨天气籽粒水分偏高时及时烘干,做到“颗粒归仓,丰产丰收”。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