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12月25日

盐都法援为困难群众撑起维权“保护伞”

本报讯(记者 皋 玲 魏 萌)近日,远在阜宁老家养病的郭某某拿着法院的裁定书,拨通了盐都区法律援助中心的电话,他说:“盐都援助律师不厌其烦地多次往返盐都和阜宁两地为弱势群体发声,正是在他的帮助和努力下,自己的血汗钱终于能拿到了,非常感谢援助律师!”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盐城某创城项目建设劳务分包单位为南京某公司,该公司又将劳务工作发包给没有用工资质的孙某。郭某某自2020年2月起受雇于孙某,在盐城某创城项目工地从事木工、电焊及后期的管理工作。工期结束后,经孙某与郭某某共同确认其工资为11万多。除去郭某某已领取的工资,还剩8万余元,后来,郭某某多次向南京某公司讨薪没有结果。为尽快解决问题,郭某某来到盐都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承办律师在第一时间审查了受援人提供的工资欠条、出勤记录等相关证据。经援助律师代理起诉,经过一审、二审,最终判决由孙某向郭某某支付工资8万余元,南京某公司对此承担连带责任。

郭某某找盐都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帮讨薪一事,只是该中心帮助困难群众撑起维权“保护伞”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盐都法律援助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围绕“四项工作+五类服务”,把法律援助当家业,把援助事项当家事,把受援对象当家人,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有效提升了法律援助服务质效。截至目前,全区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55件,比去年同期上涨113.8%。

“四项工作”增强法律援助民生热度。实行告知承诺制,对符合15项证明事项的情形免于当事人提交经济状况证明,着力打造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法援服务流程。强化专业律师办案力量,积极构建司法部门协作机制,召开联席会议,搭建协同平台,推进刑事全覆盖,今年以来,共受理刑事案件140件。增强社会知晓度,坚持实地走访宣传、传统媒体宣传、新型媒体宣传相结合,消除服务盲点;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法援惠民生”送法进社区活动,擦亮盐都法律援助服务品牌。抓好质量生命线,深化法律援助标准化便民服务,规范受理指派程序,强化案件质量监管,定期开展案件质量评估、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确保规范受理、严格审查、科学分案、认真办理、及时结案。

“五类服务”彰显法律援助惠民温度。服务好军人军属,坚持“法援拥军、靠前服务”,联合消防支队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完善涉军援助体系;对于义务兵、供给制学员及军属等三类军人军属免于经济状况审查,确保服务更及时、不缺位。服务好妇女儿童,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维权网络体系,优先指派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律师负责办理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案件;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妇女儿童依法维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服务好农民工,开展“暖心惠民生”行动,提供“三优先”服务,针对群体性案件建立仲裁受理、援助受理、指派律师、律师见面程序“四合一”集中一站式办理机制,构建“法援+仲裁”农民工联合维权模式。服务好老年人,开展法律援助“敬老”专项活动,开辟“绿色通道”,实行“零等待”服务,努力做到当天受理、当天审批,优先指派,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预约上门服务。服务好残疾人,进一步降门槛扩范围,对无固定生活来源残疾人及一户多残家庭实行经济困难状况告知承诺制,免于经济困难审查,同时开展“法律援助阳光助残”专项活动,增强残疾群众法律援助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