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11月30日
冬日的河塘
□ 邹凤岭
村前一汪河塘,大大的,圆圆的,水清如镜,玉带般缠绕在清秀村庄历过了数百年。冬日的河塘,收尽春日的花红,夏日的喧嚣,秋日的果实,展现别样的容颜。
清晨,河塘水面结起了透明的薄冰,冬阳下慢慢融化,映出长长的树影,垂直起落到河塘的中央。这个冬日,霜如初雪,风也萧瑟,岸边那条圩堤,像条沉睡的巨蟒蜿蜒向前。在冬阳的照耀下,田野笼罩一片寂静。那块长满茅草的荒地,没有了虫语蛙鸣,只听得风吹过的声音。
岸边湿地,芦花绽放,胜过秋叶黄花。村前的河塘汇入蟒蛇河,延伸到了大纵湖深处。水岸边,所有的芦苇,一致举起白色的花絮。“芦花白,芦花美,花映水连天。芦花白,芦絮飞,风起彩云追。”动人的歌谣,回荡在耳边。芦花盛开岸边雪,千丝万缕意缠绵。
芦花洁白,可染五彩。此时,诠释大自然的美,唯有芦花最好,绘就冬日河塘湿地的风景。五代南唐赵干的山水长卷画《江行初雪图》,开卷便是一大片芦苇,寒冷里展现芦花摇曳的风姿,画尽素淡和缥缈的美感。清代旅日画家吴桥一幅《芦苇大雁图》,绢本肉笔,积善存卷二百年,足见人文为爱所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里道出了芦花的情思。“最是平生会心事,芦花千顷月明中。”宋陆游诗说芦花见温情。“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千年的芦花,守候河塘,与万物共生,与人们生息相连。
村前的河塘,日夜流淌潺潺的水声,更有文人墨客笔下荷塘的景色。河塘的近处,一处荷塘相伴如是亲姐妹。走近荷塘,如是打开发黄的书页,满是冬荷的情思。“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自古以来,荷的高洁,惹人怜爱。即便是残芰断苹,红消翠减,依然别有韵味。
美丽古村落,河塘是村庄风水的源头,给了村子生命,滋润着万物,养育田园万物和生灵。冬日的河塘,引得成群的鸟儿来此越冬。灰鹤、黑嘴鸥等候鸟在湿地上空自由地飞翔,野鸭子在河塘的水面上游来游去,觅食嬉戏。饱食的鸟儿,小憩河塘水岸上,一只脚站立着,另一只脚缩进厚厚的绒毛里,悠闲地晒太阳。
鱼鲜蟹肥,河塘是村子的聚宝盆。冬月里,是村子上冬捕的时节。那一天,全村人来到河塘,男人们挥动榔头、铁镐等破冰工具,打开河塘四周冰面的水道,放下渔网,穿下钢绳。岸上的人们,一同奋力,拉动渔网。劳动号子声起,一条条鱼儿跃出了水面,蹦跳在冰层上。收获了喜悦,全村子上的人们共祝这“连年有余”好时光。
因水而生,万年流长。在水乡,每一个古老的村庄,都有清明的河塘,古往今来,幸福的日子万年长。冬日的河塘,像是口陈年老窖,散发出迷人的芬香,是个令我魂牵梦绕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