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11月30日

母亲的菜园

□ 丁庆霞

楼房后面有一块紧邻河岸的空地,长满了野草,闲不住的母亲对河边的空地感到惋惜:“用来种菜多好啊,日照好,浇水又方便。”

我们拗不过,便顺了她的心意,只要她高兴、身体健康,就由她去干。

母亲对土地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因为靠近岸边,这块地里面埋的尽是石子儿,母亲就用耙子把石子儿一颗一颗耙出来扔掉,又挑来一担担土,用草木灰拌好,每一撮黄土经过她的抓捏与抚摩,像过了筛一样,细如面粉,散发着肥沃的芳香。俗话说“清明前后,栽瓜点豆”。四月,母亲将蔬菜种子撒进地里,撒上草木灰,再轻轻培上土,用树枝做成篱笆,一个小小的菜园子就有模有样了。

一场春雨一番春。雨后,菜园里小苗吐青,花朵染色,绿叶滴翠。母亲像疼爱儿女一样,精心呵护着园里的蔬菜,浇水、除草、捉虫、做垄、搭架,每一道程序都亲自打理。当阳光围着菜园子转悠的时候,母亲就搬着小凳子,坐在旁边,欣赏着园里的一切,仿佛是一位画师在欣赏自己刚刚完成的作品,脸上堆满了满足、欣慰……

母亲在菜园里忙活着,东一畦香葱,西一垄红椒,南面一排紫茄,北边一行豆角……菜园被她的巧手描绘得那样的鲜艳、动人。假日里,我们一起下地干活。蔬菜培土、施肥、浇水、捉虫……那一刻,阳光鲜活的菜园里,母亲和孩子一起劳作,构成了一幅温暖的田园图,看着她们悠然自得的样子,大有“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趣。我被菜园里的色彩吸引,为菜园里的气息陶醉,菜园里的活计显出了几许闲适和诗意,充满着生活的原汁原味。想起杨万里也是种过菜的:“此圃何其窄,於侬已自华。看人浇白菜,分水及黄花。霜熟天殊暖,风微旆亦斜。笑摩挑竹杖,何日拄还家。”如此一来,便觉得种菜无比风雅。

到了收获的时候,饭桌上就丰盛起来了。常常是母亲顺手从菜园里摘几个茄子,二姐改刀做了菊花茄子,又烧了酿茄墩。父亲拔了几棵青菜,做成菜、烧成汤。一家人围在餐桌旁,其乐融融,大快朵颐,那原汁原味的鲜美胜过任何山珍海味。

母亲乐善好施,左邻右舍从这菜园旁经过,她总是热情地拔上几棵青菜,摘上一把豆角,或割上一把韭菜,送到邻居手里,还不停地说:“吃什么菜尽管来地里弄啊。”朴实的民风、朴素的乡情在那方小小的菜园里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淳厚淡泊往往能创造出更加华美从容的生活。母亲细心打理的小菜园,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也成了我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