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8月03日
从“读书得间”谈阅读的功力和收效
□ 郭来湖
“读书得间”是一种很强的阅读能力。青少年学生通过培养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在具备相当阅读经验后,就应当向着“读书得间”的阅读能力执着修炼,以求不断提高阅读收效和学问造诣。
什么是“读书得间”呢?据王充闾先生《漫话“读书得间”》一文讲,“‘读书得间’是一句成语,体现了宋明以来学者治学的一种成功经验与思维方式”。王先生文中通过《说文解字注》和《庄子养生主》的引证和解析,又说:“看来‘间’的本义为门缝、骨缝,后泛指事物间的空隙。这个‘间’与读书联系起来,就有了字里行间、文字本身之外、书的夹缝中、书的空隙等含义。冯友兰先生讲,‘读书得间’,就是从字里行间读出‘字’来。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本来没有字,当你读得深入时,便会读出字外之字。”
下面再来补叙一下“得间”中“得”的含义。显而易见,“得间”的构成是动宾结构,“得”是动词,“间”是宾语。细解其意,“得”是获得,是通过阅读、思考、辨析之后,获得“间”的真谛的方式或过程。
综上两方面的解析,“读书得间”就是通过博览群书,积累深厚的学养,以缜密的思考力、敏锐的感知力去获得隐存在“间”中的深蕴。若想练就这种高强的阅读能力,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足功课。
一是善于存疑,保持批判性思维,每读至艰深处要多问一个“为什么”。
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屠呦呦在上世纪60年代,勇敢地承担起中草药抗疟科研的艰巨任务。她带领团队首先从整理历代典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验方入手,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然而反复实验后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明显,与大量中药史籍均记载青蒿抗疟疗效显著相矛盾。于是她又对史料进行反复阅读、辨析,终于从公元340年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发现如下一段描述:“青蒿一握,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和团队仔细研析,逐字揣摩,一个关键的字眼——渍,引起她的高度关注。为何古人将青蒿用水“渍”,绞取汁,而不用传统“煮熬”的方法呢?善于精思存疑的屠呦呦灵感洞开:“渍”是常温,“煮”是高温,一字之差,从字缝中找出了“间”的真谛。原来高温煮熬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于是改用低沸点溶剂乙醚来提取有效成分,结果,编号为“191”的青蒿萃取液,在治疗被疟原虫感染的小鼠和猴子时,有效率为100%。屠呦呦及其团队以此重大突破为契机,经过191次实验,于1971年10月4日,青蒿素研制终获成功并付诸临床应用。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屠呦呦也因此于2015年10月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寻觅出“渍”这个极端关键的字眼,正体现了“读书得间”的阅读功效,是它催生了一种抗疟神药的诞生。由此观之,这一高强的阅读方法,在学问修炼当中的作用是何等重要!
二是精读万卷,积就深厚的阅读学养,善于在字里行间琢磨出弦外之音,得到虽未明说却已渗透出来的意蕴。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赠花卿》曰:“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首诗是写给友人花卿的赠诗,读来明白如话。仅从字面上看,很容易让人理解为只是赞赏音乐的高雅和美妙。但作为赠友人的送别之作,而无只言片语提及与友人叙友情、道珍别的意思,岂不就有些文不对题了吗?
杜诗题为“赠花卿”,“卿”是当时对辈分较低者的尊称,“花卿”即花敬定。杜甫赠诗于他时,因其平定段之璋之乱对朝廷有功,正任成都府尹。史书记载,花敬定任此职期间,经常居功自傲,日常生活多有僭越。杜甫听到的音乐虽然高雅美妙,但因为属于皇家专有的享用,花敬定作为一府尹,竟然让乐工演奏,这明显属于僭用,很容易被皇家疑为有不轨之想。因此,杜诗中“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就绝不是仅在赞赏音乐的美妙,其包含的意蕴,实是虚写此、实写彼,讽谏花敬定不要骄恣越位,以免遭遇不测。这才是杜甫写作此诗的主旨!
许多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往往就是这样,要表达的深意留之于言外,让人思而得之。真正要读懂读透,就需有日积月累“读书得间”的真功夫、硬功夫。
总括而言,要学会并熟练掌握“读书得间”的能力,学问多多,以上两个方面化而为一,即要达到举一点而能反三,指一隅而知全局,综汇多端而能融会贯通,“读书得间”的阅读方法就能熟练掌握并运用自如。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