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7月15日
暑假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还好吗?
2020年青少年总体抑郁检出率与2009年基本相当,大众为什么感觉孩子们比从前脆弱呢?
“是我们给了太多压力,还是孩子们比以前更脆弱?”
进入暑假,求助各类心理咨询热线和机构的家长数量陡增。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自初一开始,抑郁检出率随年级增长而明显增高,焦虑、孤独感、同伴交往、亲子关系等心理问题也在青少年群体中频频出现。
抑郁情绪随年级增长而升高 家校均应重视
如果为人一生的抑郁发生率描绘一条曲线,初中和高中阶段无疑是抑郁发生的峰值期。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学生抑郁的检出率从初一开始明显升高,在之后的初中和高中阶段逐步增加。
原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务科科长、上海温度临床心理诊所副主任医师袁训初表示,家庭和学校作为影响青少年生活的两大环境,与青少年心理问题,尤其是抑郁的发生有密切关联。
“我们在与青少年的访谈中发现,引发抑郁情绪的直接原因多与同学关系不睦、师长或父母训斥、父母离异等生活事件有关,但能否从这种抑郁情绪中恢复,则要看这个孩子在家校环境中塑造出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很少有成功的体验,又缺乏父母、师长和同辈朋友的理解支持,自尊水平较低,遇到问题就容易自责愧疚、无计可施,陷入抑郁情绪无法自拔。”袁训初说。
焦虑、孤独、患得患失 接受青春期“特色”
初中至高中阶段,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发展转折期之一——青春期。在心理咨询师常薇看来,这一阶段中,心理的发展伴随着生理发育,在少年们的身上引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思绪多了,烦恼多了,非常关注自身形象,开始心理‘断乳’,不再听从父母的指挥,想要在同伴群体中有一定话语权,因此觉得焦虑,与父母有冲突,时常患得患失、感到孤独,这都是青春期特有的心理色彩和情绪困惑,也因此容易引发出各种问题。”常薇说,在她接待的来访家庭中,90%的青少年心理问题与这些青春期特色有关。她更常被问到的,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父母来说,倾听、接纳和提供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常薇表示,父母能冷静坐下来听孩子讲话,做到信任、支持和包容,是对青少年心理困惑的最好治愈。而对于青少年自身,她认为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积极的认知方式和情绪管理,对这个阶段很有帮助。
“不被父母接纳,对于有心理困惑或者患心理疾病的青少年是一种二次伤害。”心理医生王存妹提醒,在患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患者中,曾有父母不相信孩子患病,而将其贴上“叛逆、厌学”等标签,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也耽误了及时对症的治疗。
孩子更脆弱?不同时代不同挑战
就调查数据看来,2020年青少年总体抑郁检出率与2009年基本相当,大众为什么感觉孩子们比从前脆弱呢?
“可能是因为社会关注度和实际就诊率的提高。更多的父母甚至青少年自身意识到心理困惑,会主动向医生求助,社会确实也更加关注心理健康水平。”上海温度临床心理诊所负责人、主任医师王飚表示,近年来医院就诊和电话咨询的患者中,青少年比例有明显增加。
他同时提到,应该关注青少年们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经济文化变迁增加了青少年的知识容量与技能水平,也增大了他们适应社会的难度,带来更多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应对新的时代,需要父母的科学养育、正确认知和关心支持,也需要同学们关注自己的情绪、心理状态,做好日常心理保健工作。”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