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6月29日

仇家祠堂里的抗战故事

□ 巍 然

在龙冈镇西北的仇家村,有座仇氏祠堂。七十多年前,就在这座祠堂里曾发生新四军和仇家人共同与日寇斗智斗勇的故事。

1941年春,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在盐城冈门(现在的龙冈镇)成立了军工部修械所,下辖7个厂,总人数达300余人。地处盐城西北边陲的仇氏祠堂被军工部选中,这里不仅偏僻安静,群众基础好,且水路交通便捷,南有蟒蛇河、盐宝河,北靠皮岔河,既利于枪械运输,也便于人员装备可随时转移撤退。仇家祠堂办起了修械所后,得到了乡亲们的欢迎和支持,这是好事,乡亲们要人有人,要物有物,为防止泄密,老人们孩子们还会主动为修械所站岗放哨,一有风吹草动,便迅速通知修械所的新四军同志们撤离。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敌人在冈门、新河庙、军营建立了许多据点,不断疯狂地开展“清剿”活动,妄图进行垂死挣扎。仇家祠堂修械所源源不断地往返运输修理好的军工器械,引起了敌人的警觉。一个初冬的早晨,寒风凛冽,敌人从冈门、军营两个据点纠集100多名敌军,向仇村扑来。我方军民从内线得知情况后,迅速组织撤离。当敌人杀气腾腾赶到后,发现家祠里已没有人的踪影,看不到遗留的任何器械,墙上、地面也找不到修械操作的痕迹,只有家祠案头上的香炉飘来缕缕青烟。

修械所之所以能从容转移,是因为修械所的同志早就做好了多种准备:屋里地面铺上一层厚厚的棉被,所有机械器具能及时集装成箱,河边的船只随时待装出发,一有情况,随时能迅速撤离。敌人这次行动扑空,不甘心空手而归,把村上的村民全部押到祠堂进行审问,威逼大家说出枪支器械的下落,但始终没一人回答。后来,敌军从人群中找出几个村民,先是诱哄,后是拳打脚踢,乡亲们依旧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吐出一个字。突然,敌人发现祠堂前有一个大池塘,怀疑新四军把枪支器械藏到池塘里了,敌军小队长随即拖出几个村民,用刺刀逼迫他们下塘打捞。在敌军的淫威下,村民们不得不冒着刺骨的凉水下水摸索,结果什么也没找到。敌军小队长不放心,怀疑村民故意隐瞒,就亲自带几个人下水再次寻查,并威胁叫嚣,若发现枪械,下水的村民统统枪毙。结果他们下水折腾了大半天,也没搜到任何枪械。上岸后,敌军恼羞成怒,把怒气发泄在仇家祠堂上,敌军小队长命人取来汽油,泼洒在祠堂上,不顾村民的抗议和阻止,一把火点燃了仇家祠堂,瞬间祠堂燃起熊熊大火。敌人撤离后,村民们立即敲锣呼救,人们抬着水龙,提着水桶,从四面八方赶来救火,眼看着这场大火即将熄灭,却又引起了刚走不久的敌军的注意,敌军小队长不甘心祠堂大火被扑灭,丧心病狂地命令迫击炮兵瞄准仇家祠堂连开三炮,仇家祠堂顿时再次陷入火海,在炮声中彻底坍塌了。

仇家祠堂虽然没有了,但不久之后,水上修械所便成立了。在仇家村民的掩护下,新四军修械所利用盐城西乡河荡的水网优势,与敌人周旋,为支持前线打击日寇作出了杰出贡献。

七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仇家村现在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但仇家人不忘抗战的烽火岁月,不忘仇家祠堂这个新四军修械所红色遗址。前不久笔者来到复建的仇家祠堂,有幸看到了当年救火的水龙还陈列在祠堂,虽然早已破损,但仇家人依然一代一代地珍藏着它。因为它见证了日寇的凶残,也记录了仇家人的自豪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