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4月25日

“传承红色基因 追寻红色足迹”全媒体新闻行动之红色足迹(一)

刘少奇在盐都的故事

【编者按】  盐都,是革命老区、红色热土。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盐都指挥抗战,留下辉煌的革命印记。日前,全区“传承红色基因 追寻红色足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党史学习教育全媒体新闻行动启动。区融媒体中心组织采访团队以重返历史现场寻访的方式,探寻挖掘中国共产党在盐都的红色印记。从即日起,本报将开设专栏,陆续刊登发生在我区的红色故事,以飨读者。

 

 

本报讯(记者 查正军 宗 和)张庄街道的仓头社区,曾经是新四军在盐城抗战指挥的核心地区,被誉为“苏北的杨家岭”。1941年2月17日至7月10日,刘少奇在仓头庄直接领导了盐城县的抗日工作。本次新闻行动,采访团首站就到了张庄红色文化陈列馆,了解刘少奇在盐都的故事。

记者采访前,街道为我们请来了今年94岁,拥有67年党龄的老党员李兆荣讲述刘少奇的故事。李兆荣老人做过仓头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庄砖瓦厂厂长。李老少年时,与刘少奇是门对门的近邻,刘少奇访民送暖、为民办学与买蛋付钱的三件往事,老人记忆犹新。在张庄红色文化陈列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红色史料,勾起了老人的深情回忆……

1940年 11月下旬,新四军总指挥部从海安迁到盐城,不久又从县城迁至西郊仓头庄。老人回忆说:“1941年初,天气特别冷。当时,又是抓壮丁又逢灾年,青壮年大多外出逃荒躲避,留在家中的老弱病残饥寒交迫。刘少奇一到仓头,就挨家挨户摸情况,给老百姓解决难题。”庄上有一个70多岁的老人李徐氏,孤身一人且患有残疾,平时靠乞讨度日,遇到阴雨天行走不便,只能在家挨饿。刘少奇了解情况后,每天派炊事员给她送饭上门,还帮她修整房子。村民李锦喜家十分贫穷,家中两个大人长期患病,3个孩子因为没衣服穿,冬天只能挤在床上,盖着破棉被取暖。刘少奇到他家看到后,立即派军医给他们治病,叫人送去自己的两套衣服和100斤粮食,并送他稻种与农具,帮他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记者通过陈列馆墙上的史料得知:仓头人民最难忘的是1941年1月中旬,刘少奇连夜和村干部们研究已断炊的30多户人家的生活问题。经过深入发动,仓头村成立了农会,断粮的群众与地主、富农开展了借粮斗争,并借此度过了当年的春荒,同时有了夏秋两季的种子粮。攀谈间,老人指着墙上的一张三间老式瓦房照片告诉记者,当时庄子上的绝大多数大人小孩都不识字,刘少奇亲自给地主李锦昌做工作,让他腾出房子作教室,又聘请思想进步的蒋逸先、宋白到仓头小学工作,同时派出新四军军部里两个有文化的女战士协助教学。李兆荣老人说:“自那开始,小孩子们都有地方上学了,一些没有读过书的青年人和少妇也开始上夜校、识字班。”记者通过查阅区委党史办编辑的《红色遗存》一书得知:刘少奇为了培养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还在仓头庄附近的钱庄村举办了全县小学教师研究班,送教师到抗大五分校听课,向他们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

新四军进住仓头村,吃的都是粗茶淡饭,刘少奇与司令部的同志一起吃大锅饭,脸色又黄又瘦。李兆荣老人告诉记者:“有一天早上,刘少奇的一个警卫员看到我家散养着几只鸡,就到我家买了几斤鸡蛋,我的父母坚决不收钱,说是让首长补补身体,刘少奇听到声音后走过来说:你们农家的鸡子生个蛋,用场多啊,盐哪、油呀,火柴呀,都出在这上头。我们是老百姓的军队,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买东西必须给钱,你们的情意我领了。后来,他硬是让警卫把钱给了我们家。”

提到刘少奇,老人十分激动,似乎那些事就在昨天。陪同记者采访的张庄街道组织委员张红红告诉记者:李老一直没有离开过出生地仓头村,平时经常到红色文化陈列馆给来人讲红色故事,是张庄红色文化的活教材。

 

扫码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