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3月18日
本土想象: 大湖之子的小小说文体自觉
□ 孙 曙
老作家刘庆宝一直坚守在小小说阵地,其创作个性也愈加突出,建构本土想象,创造一个丰蕴的大湖世界。《月亮鱼》和《芦叶茶香》这两篇佳作就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体现了他对小小说的文体自觉。
刘庆宝生长在湖畔,大湖在他的笔下是一个神异的自然世界和充满人性光辉的渔家社会。《月亮鱼》中就描写了灵异的月亮鱼,月饼形状的鱼,“圆圆的身子金黄的鳞,游动起来身上发光,就像月亮在水里行走”,鱼娘秋月用自己的血救活了一条月亮鱼,从此“每当夜晚,只要她的歌声一响起,月亮鱼就应声浮出水面,躺着身子,跟随小船在湖水里优雅的漫游,圆圆的身体发出银白色的光亮,活脱脱又一只月亮。月夜,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低头看水里的,抬头看天上的,都有一张月亮的笑脸”,神奇的大湖,神奇的灵物,充满诗意的童话般的世界啊!神奇的湖荡生命在刘庆宝的笔下不断涌现,比如《负义野鸡》中那只报恩救人的野鸡。这又是涌动着生命源泉的大湖,秋月捞起月亮鱼时,它已经快僵硬了,秋月将自己的手指咬破,一滴一滴鲜血滴进月亮鱼的嘴里,“月亮鱼身体开始回暖,嘴唇已轻微地一张一翕,身上的鱼鳞也渐渐有了光泽。” 《芦叶茶香》中的芦叶娘幼时因为遍体生疮被父母抛弃,是湖边卖芦叶茶的大娘捡了她,喂她芦叶茶,用芦叶茶给她洗澡,救了她的命,又抚养她长大。芦叶娘又用芦叶茶救了在湖边叉鱼中暑的年轻人。是让生灵复活,让人生重振的神异汇成了大湖!
大湖世界充满着丰富的水乡文化,《芦叶茶香》中就盛上了水乡的特色——芦叶茶,开篇便是芦叶茶的采制场景:水乡湖荡,苇海千顷,待到端午,满眼翠绿,正是芦叶娘采芦叶的季节……从采叶、焯叶、晾叶到煮茶,道道工序生动而准确。刘庆宝的小小说总会融入大湖的水乡文化,使文字世界便有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人物与故事也就有了根基。他笔下的芦叶娘、抠爹爹、笼罩王、鱼桶嫂、荷花娘等等,都是有着鲜明湖荡文化标识的人物。
大湖还涌动着善与爱的道德源泉,刘庆宝的小小说总是有着爱憎分明的道德指向。湖边的人们善善恶恶,报恶以德,散发着善的人性光辉。《芦叶茶香》中的芦叶娘因为死守芦叶茶遭丈夫抛弃,当前夫因造假害人被抓时,是芦叶娘拿出全部积蓄去救因前夫制假害病的人。《月亮鱼》中,一对夫妻诱捕月亮鱼来治病,是秋月献出自己的“熊猫血”来救人。芦叶茶、月亮鱼也就有了明显的象征寓意,芦叶茶隐喻了大湖人对真的信守,月亮鱼则象征了大湖人的淳朴善良。大湖拥有让人皈依的道德力量。虽然善恶截然对立的道德判断有些简单化,但却寄予了作者对社会善的呼唤,正如里下河派的代表汪曾祺先生所说:文学,应该使人获得生活的信心。
大湖是生命源泉,是道德源泉,是文化源泉,也是刘庆宝小小说的故事之源。刘庆宝的小小说情节设计也离不开大湖。《芦叶茶香》中芦叶娘的人生悲欢与《月亮鱼》中月亮鱼的传奇,都发生在大湖的湖中荡边。这两篇的故事情节很是曲折,《芦叶茶香》中芦叶娘幼年遭弃、婚姻变故、芦叶茶传承人之争,情节发展一波三折,皆由大湖之特产“芦叶茶”而来。《月亮鱼》中秋月捕鱼、放鱼、鱼戏、外人觊觎月亮鱼、秋月替鱼救人,都由大湖之奇珍“月亮鱼”蔓生而来。
刘庆宝的创作一如他黧黑、敦实的乡村汉子的形象:勤奋,坚实。著名小说家庞余亮先生说刘庆宝:因为他的执着,完成了大湖(大纵湖)这一个了不起的文学地理。刘庆宝以自己的坚持拓展了小小说的领域,也造就了自己的文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