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3月13日
10年!30万字!78岁老人笔耕不辍写下红色传奇
□ 记者 查正军 史展华
“同学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时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
3月9日上午,在龙冈镇鞍湖实验学校7年级(1)班的课堂上,一位老教师的精彩课程不时博得学生热烈掌声。生动形象的讲解,仿佛把学生们带进了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使学生们受到精神洗礼。讲课的老人叫胡成忠,今年78岁,曾在鞍湖中学当了30多年的教师与校长。“听了胡爷爷的精彩讲述,我们了解了许多盐都红色故事和历史,更加激发了我们爱党爱国的热情,我们将认真学习,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学生陆垣媛说。
2004年,胡成忠从镇文教干事岗位退休后,曾出版过一本关于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民间故事集《花落有痕》。在书稿采集的过程中,他发现龙冈地区及盐都有很多英烈故事与革命党史可以挖掘。2011年,他组织龙冈镇8位擅长写作的退休教师,将发生在盐都境内的革命烈士郭猛、杨学富、潘留璜、杨斌等8人的革命事迹分头采写,他在采写的同时负责归纳整理,以《大地铭记:永不忘却的红色记忆》为题,形成文稿。他说:“再不收集整理,随着时间的流逝,烈士事迹会被人们淡忘,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育工作者,有义务用手中的笔为后人留下点精神财富。”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去年3月起,胡成忠又组建了30人的采访写作团队,共同创作《三胡故里的歌》一书,以名垂故里篇、光辉英烈篇、风范军人篇、立志成才篇及敬老爱幼篇等16个篇章,分上下册出版。胡成忠老伴陈安娣告诉记者:“他晚上天天写稿改稿到深更半夜,每天一大早就出去。我说老头子你今年78岁了,不是28岁啊。他说奶奶你不知道,还有几个月就是党的百年华诞了,我要把书赶出来,庆贺党的生日。”
在采写红色史料的过程中,胡成忠从不放过一个人一件事。兴福村88岁的村民刘学庸过去一直是胡成忠红色书稿事迹的供稿人,可去年10月突然中风,老伴已去世,家中经济困难。胡成忠闻讯后,送上了1500元给他雇人照顾。同时,他又以陪老刘聊天的形式进行访谈,从刘学庸的口述中整理出5000多字的红色记忆内容。今年87岁的胡光勋原是龙冈镇张本村人,17岁初中毕业后被当地政府作为知识青年推荐去新疆支边,对龙冈70多年前的革命斗争史了解颇多。去年春节,胡光勋回盐探亲路过张本村,胡成忠得知这一消息后,不顾自己患病在医院挂水,拔下针头后立即前去拜访,了解到了70多年前当地的10多个红色故事。至目前,胡成忠收集整理出的红色故事已有30多万字。由于都是手写,草稿有好几十斤重。
在收集整理红色故事的同时,胡成忠不忘到“三胡陈列馆”、当地学校和村党群服务中心为学生、党员、团员、游客讲述盐都革命故事,把自己收集到的红色史料变成鲜活的教材。张本村党总支书记季龙坤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曾三次邀请胡老为村里的党员、团员进行党史教育,一请就到,而且讲得认真,每次听课的都有近百人。”
眼下,胡成忠和他的老教师们正在为《三胡故里的歌》一书最后定稿忙碌,力争5月底出版发行,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