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1月12日

笆 斗

□ 胥雅月

笆斗是村庄力量的象征,是乡村男人庆祝丰收胜利角逐力气的道具;笆斗是庄户人家和谐日子的名片,是乡村新媳妇冬闲陪伴婴儿充满母爱的摇篮;笆斗是左邻右舍传递和睦的纽带,是搭档的精神图腾,是互帮互助的代名词……

笆斗对于农家表面上只是一种盛放粮食、便于运输的器皿,深层次更是一种农家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依托。因而,新成立的小家庭对于笆斗的重要性尤其看得重,兄弟分家,祖辈留下笆斗的分配,会被写进分家协议的,即使对于兄弟多笆斗不够分的人家,祖辈也会公平公正购买一两只笆斗以便实施分家的顺利进行。可见,笆斗在农家扮演的角色,不容小觑。

笆斗对于农家日常的生活,用场不多,它们摞在一起和其他清闲下来的农具搁置在农家的某个角落,它们不急不躁,坚信英雄自有用武之地。

秋收场,碾米厂,冬闲时光,笆斗们粉墨登场。

秋收场上,大人孩子们都在忙碌着一年的丰收。稻子晒干了,捡起一颗粒放在嘴里一嚼,迸发出稻子的清香,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归仓!于是一只只写有男主人们单个名的“全”“海”“宝”“春”……的笆斗蜂拥而至,虽说笆斗上单个字少了书法艺术的审美,但字的外围配上一个圈,使一只只笆斗立马灵动起来。那是一家家男主人迫不及待施展力量才华的焦点所在——“全”字笆斗,一马当先,稻子盛满,双臂拎起笆斗环,小试,紧接一句,兄弟,撮把力,一人一环,随着一声“起”,足有盛着百斤开外稻子的“全”笆斗,瞬间上了男主人的肩,只见他左手环颈握环,右手撑腰支起笆斗的平衡,面不改色气不虚,稳稳当当朝着家的方向大步流星走去;“宝”字笆斗不甘落后,紧跟其后,一担在肩,两只笆斗一前一后,压弯了扁担,挺直了脊梁,一路丰收一路歌……

西北风连吼了几天,天放晴了,冬天的太阳照射的屋前成了乡村新媳妇拉家常最理想的场所,婴儿们伴随着娘的喜好也有了欢聚一堂的地方。谁家媳妇慢了半拍,抱着婴儿来了,小姐妹们急忙停下手上的针线活,止住拉家常的悄悄话,挪开晃动摇篮的脚,接过孩子,亲亲脸,埋怨道,天这么冷,孩子快进窝子,小心冻着!主家吩咐男人进房搬出仍空着的一只笆斗,自己一会儿去厨房拎来一捆稻草,一会儿从厢房里抱出一条被子,邻家妹子冲好了热水袋,稻草铺满半笆斗,被子盘旋按实着笆斗的空间,孩子的脸蛋红了,母亲一只脚轻柔有节奏地晃动起笆斗沿,孩子渐渐发出轻微的鼾声……在温暖的冬阳下,在母亲们轻松的嬉笑声中,婴儿们享受着乡下恬静的冬闲慢时光,五六只笆斗里承载着的是孩子们天真的梦想,把这冬闲的时光拉得又细又长。

笆斗是一个村庄的老物件,随着时代的变迁,或许它已隐身于村庄的舞台,然而,力量、和谐、互助、温暖、丰收、殷实……这些彰显在笆斗身上的精神图腾,沉浸在我们婴儿、童年、少年时光的梦境里,永远闪闪发光,牵引着我们即使走向更远的远方,也能找回故乡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