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1月12日

盐渎街道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本报讯(刘丛华)1月9日,在高新区盐渎街道花吉村文化大院内,传出锣鼓声、音乐声、村民们的说笑声,好一派热闹的场面。不一会儿功夫,一位穿着整齐、身材瘦长的年近七旬的男子走到舞台中央,用洪亮有力的声音说:“各位村民朋友,大家好!今天是‘周六文艺场’的时间,‘锦绣夕阳’民间文艺宣传队为您带来了一台非常好看的舞蹈、淮剧、快板、小品等文艺节目,希望你们喜欢。”话音刚落,院内响起了一阵热烈的鼓掌声。原来,这是盐渎街道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常态化利用文化惠民育民的一个场景。

这名乡村主持人名叫李国锦,是盐渎街道“锦绣夕阳”民间文艺宣传队的负责人。他说:“这是街道党委、办事处搭建舞台,我们民间文艺团队通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形式,宣传党的好政策,表演身边发生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唱响‘美丽乡村’赞美曲,传递正能量,弘扬新风尚。”

投资1000多万元的盐渎大舞台,不断拓展和延伸文化惠民的领域和范畴,充分挖掘群众文化活动的式样和内容,先后举办了《向雷锋同志学习 志愿者在行动》,“拒羟反毒 幸福一生”纳凉晚会,庆“七一”不忘初心,迎国庆七十华诞,爵士音乐节,江苏曲协相声艺术“走进人民中”,中国·盐都“桃花园杯”淮剧嘉年华暨首届淮剧擂台赛及每周淮剧票友会等70多场文艺活动,实现了“创新与发展同步,成果与惠民共享”的目标。

“锦绣夕阳”民间文艺宣传队组建于1989年12月,现有队员22人,都是民间业余文艺爱好者。30年来,他们坚持务农、演出两不误,不论农忙或农闲时,始终没有停止过文艺演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计报酬,不计所得,所编排的节目都是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反映人民心声的题材。2020年年初,盐渎街道在打造花吉新型农村示范社区过程中,出资兴办了花吉文化大院、文化大舞台、文化惠民工作室,采购了二胡、笛子、服装、道具等,各种文体器材应有尽有。一年来,坚持每周六都有一场文艺节目演出,不但本地村民前来观看,同时带动了周边乡镇的群众赶来看戏,就连坐在轮椅上的失能老人王金来,每周六老奶奶都推着轮椅陪同丈夫观看文艺演出。快板《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观众反响强烈,连声说,这个快板说的好,和做的一样。“锦绣夕阳”民间文艺宣传队所表演的文艺节目都是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比如:古装淮剧和现代小淮剧,反映食品安全、非法集资、赌博害人害己的小品,还有创文工作、环境整治、邻里友善、孝老爱亲的快板等,深受百姓的普遍欢迎。

据介绍,盐渎街道15个社区、村(居)的民间文艺团队,自发组织当地的文艺爱好者,编排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在村头、在小区门口搭台唱戏,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省淮剧团、市淮剧团、市歌舞剧院和区文化馆、群艺馆等演艺团体,还主动与街道文化部门联系,要求安排时间送戏下乡,并叮嘱尽量照顾到边远地方的群众,确保所有村民都能每月看上一场文艺演出,过过戏瘾,享受5分钟文化圈的新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