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10月27日

厨房变迁

□ 乔加林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我出生在苏北的一个偏僻乡村。从记事起,家家户户都是住着土墙草屋,厨房经过烟熏火燎后都是黑不溜秋的,灶台也都是用土或土砖头垒砌而成。农家厨房里除了锅、勺、铲、碗和土灶台外,还要配备几件日常用具。那就是油罐、油絮子、塘罐、水缸……灶台旁边还有一个木制的风箱,便于控制锅灶里的火候。

土灶,灶膛上面放上两口大铁锅,一个大锅,一个小锅,锅的四周空余处叫锅台,柴火的进口处叫锅门口,在锅门口与锅之间砌有向上的烟道伸到屋外,我们小时都叫烟筒。

油罐,是农家人必备的厨房用具。在过去物质极度匮乏的岁月里,乡村人吃的食用油大多是猪油,陶瓷罐是存放猪油最好的工具,放多久都不会坏。经过草锅加热炼出来的猪油装进陶瓷罐里,每次炒菜时再从油罐里挖出一点放在锅里,再用油絮子在锅里旋几下就可以了。

油絮子,在我的记忆里,村庄里家家户户的厨房墙壁上都会挂着一个黑不溜秋的圆锥体,外形像一个莲蓬,上面有一个细绳子系着,底座乌黑发亮,它就是油絮子。它有多种叫法,有的地方叫油褡子,有的叫油绕子、油闹子,还有称作油旋子。油絮子是一种厨房用品,在铁锅炒菜或是贴饼时,先用油絮子沾油擦一遍锅,这样菜或饼才不粘锅,可以反复使用。

塘罐,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也许很陌生,但对于生活在农村70后的人来说,对塘罐都再熟悉不过了。那会我们晚上洗漱所用的热水大多是塘罐捂出来的。尤其是冬天,塘罐的作用特大,洗脸、洗脚的热水全靠它。塘罐,说不上精致,在别人眼里绝对值不了几个钱。然而,在我眼里却价值连城,显得那么珍贵。因为它盛满了我成长岁月中的往事,更凝聚着令人难忘的眷眷母爱……

水缸,在吃河水或土井水的年月,我家有一口用了好多年的大水缸。缸是陶的,颜色是黑褐色的,圆圆的大肚子,圆圆的大口,直径与高度差不多。水缸内加了釉,手摸很光滑,眼看很亮泽。因为水是从几百米外的土井里挑上来的,我们谁也不敢浪费,水缸里的水只用来烧水做饭使用,水缸里还会放一个葫芦做成的水瓢。

风箱,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见过的。风箱又称风匣,相当于今天的鼓风机,是过去农村的家庭和铁匠铺都不可或缺的炊事用具。长度大约一米左右,高度二尺上下,宽度大约在一尺二。由木箱、活塞、拉柄、活门、出气孔组成,方方正正的木箱,长长的拉柄,玲珑乖巧的两个活门。推拉拉柄时,用绑缚的鸡毛做成的活塞来回地压缩空气,将鼓起的空气缓缓地送入灶膛,前后的活门也随之有节奏地闭合。随着风箱“吧嗒吧嗒”的响声,灶膛里的火焰不断变大,锅里烧的食物也就慢慢熟了。

上世纪80年代前,农村一口锅要用上好多年。若是用坏了,就请锔锅锔盆的师傅修补。农村早期使用的锅盖是由蒲草编制而成,整体呈圆弧形,像是一顶草帽。在编制时,首先用四股稍细的蒲草编出一个田字结,然后将这四股蒲草合成一股,以绕圈的方式由内而外不断缠绕,并用麻绳固定,再包上一圈棉布。一团蒲草,经一针一线的缝合,就变成了一个锅盖。80年代后期,则改用高粱穗下面的秸秆做锅盖。为了在做饭时,手不会被热气伤着了,又便于拿起锅盖,都会在锅盖中央钉一根绳子。到了90年代,木板锅盖才在农村流行起来;再到如今各种铝锅盖、不锈钢锅盖、玻璃锅盖应有尽有。

从土墙茅草屋到砖墙瓦房再到楼房和别墅,厨房也跟着改变,不仅面积越变越大,越变越宽敞,里面的设施也越来越先进,土灶、煤球炉、煤气灶、燃气灶先后更迭,抽油烟机更是不断更新换代。做菜不再烟熏火燎,变得轻松愉快。

但在夜深人静时,我的脑海里还时常会浮现出儿时的土灶、锅盖、掏锅灰以及锔盆锔锅的师傅吆喝声……已到知天命年龄的我想到这些还是会百感交集。改革开放这四十多年,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小小的厨房也见证着这历史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