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0年10月27日
打春卷皮的大嫂
□ 任崇海
在菜场大门口的东侧,一个不足两平方的小棚子前,坐着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面前放着一个煤球炉,正燃着的煤球冒着紫蓝的火笛,上面是一块直径约三十公分的铁板,还焊了个正好一手抓的把手。只见她右手从身旁的桶里抓起一面团,拎在手里不停地晃悠,左手抓着油布在铁板上一抹,右手的面团在铁板上转一圈,又快速拎起来,左手把铁板上的面皮边子轻轻一挑,两个指头一拧,反过来再在铁板上过一下,放在旁边铺好的毛巾上,这样一张薄薄的春卷皮就打好了。看她那娴熟的动作,两只手配合自如,一刻不停,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转眼工夫,一堆春卷皮就做好了。
这位大嫂瘦小的个子,圆圆的脸蛋,白皙的皮肤,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脸上堆满了笑容,不管见到谁,她都是会主动打招呼,问声好。她的身边还特地放了一张小方凳,让等春卷皮或路过的老人歇歇脚。交谈中,我知道她在这个菜场打春卷皮已有十多年了,每年从八月份开始,到第二年四五月份结束,一大早六七点钟,就骑着一辆小三轮车,车上放着头一天晚上和好的面,还有中午饭等。一到菜场这个小棚子里,摆好场子就投入到紧张的劳作中。中午她会将带来的饭菜热一下,吃完后偶尔还会哼上几段淮剧,就当是午后休息了。到傍晚,一桶面打完,皮子卖光,又骑着小三轮车往家里踏,路上继续哼着她所喜爱的淮剧。她把满满的收获,都写在了脸上的笑容里。
回到家后,她还有最重要的活儿要干——和面。和面与春卷皮子的质量密切相关,要把面和出韧劲和弹性来,这样打出的春卷皮才会薄而均匀,包进馅心后皮子不会破,下油锅炸时能不钻油,吃到嘴里酥脆又不粘牙。所以,她在和面上是下足了功夫。我曾向她取经和面的技巧,她告诉我,和面时,桶里放上面粉,加入适量的水,再用搅面杖在桶里使劲搅,先是顺时针方向搅,大约十多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搅。就这样,搅上五六个回合后,用搅面杖挑起一团面看看,面若是不往下滴,而是慢慢往下垂,并且发亮发光,这就是有韧劲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打出来的春卷皮质量好,加上热情的服务态度,来她家买春卷皮的人很多,还有打电话预约的,几点钟要几斤,她都会如数交给你,决不会叫你跑第二趟。
有一天,我到菜场买菜,特地在她身旁的小方凳坐了一会儿,问她一天能打多少春卷皮?她告诉我,一天下来,正常情况下,要打五六十斤面,约两三千张皮子。新春佳节前后生意好,一天要打百十斤面,约四千多张皮子。我不由惊讶地问:“你一天打这么多皮子,累不累?手臂酸不酸?”她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累什么,习惯了!”“你一年下来,能苦多少钱?”“发不了财,但也够用了。”看她流露出满意的神情,我不由得感叹地说了句:“打春卷皮可是功夫活、技术活、体力活,你的钱可不容易苦啊!”她笑嘻嘻地回答:“人活在世上,可不就得劳动吗。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养活你哩。”简朴的几句话,让我看到了这位大嫂的人生哲学,看到了她的精神世界。她正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