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0年10月17日
秦南镇壮大集体农场为农户增收致富拓新路
本报讯(记者 王 丹 杨 雨)“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今年,我村宅基地有偿退出27户,新增耕地15亩,得到了财政帮扶资金150万元,扩大了集体农场规模,2020年村集体经营收入有望突破50万元。”10月10日,站在村集体农场边,秦南镇童成村党委书记吉安邦说出了自己的梦想:借助直播带货等方式把集体农场种植的天然绿色农产品推广出去,让更多的村民看到致富的希望,点燃他们的梦想,带动帮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秦南镇童成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底子薄,基础差。2018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为6.93万元,被认定为市级经济薄弱村。为改变现状,村“两委”一班人积极研究对策,努力变等待输血为主动造血。通过调查发现,有两个组土地尚未流转,且大部分年轻人已经外出务工经商,在家种田的大多为年纪大的村民,外地种田大户又不愿来承包。全体村组干部经过协商,决定每亩付给农户800元租金,将这两个组所有的农田都流转出来,成立村集体农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这一举措也得到了农户们的大力支持,当年村集体农场种植的水稻就获得了大丰收,村集体新增收益12.7万元。
2019年,童成村宅基地有偿退让30户,新增耕地35.7亩,获得土地众筹3.65亩,新增收益11.68万元,加上土地出租收入7.74万元,当年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达到32.12万元,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童成村创办集体农场只是秦南镇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把激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大力发展集体农场,全力推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激活群众发展内生动力。目前,该镇现有集体农场18个,累计规模经营面积达6100亩。今年,该镇选择500亩土地种植茨菇、草莓、葡萄等经济作物,村集体积累可望增加126.1万元,平均每村增收约7万元,为低收入村脱贫增收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除了创办集体农场,秦南镇还进一步发展新兴业态。充分发挥秦南农业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优势,创新“党建+项目+扶贫”模式,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因村制宜发展新业态,依托蟒蛇河观光带三期项目,发展泾口生态旅游、精品民宿。借助“新农菁英”直播带货,拓宽虹园居委会秦程咸鸭蛋销售市场。加强与农益惠服务社项目合作,积极搭建凤翔村富硒大米种植产业链。优化资产经营,2019年全镇存量村集体资产1080万元购置物业,新增收益51万元。
说起下一步计划时,秦南镇副镇长张国政表示,将认真做好脱贫攻坚“回头看”,以巩固脱贫成效。对低收入建档立卡户2020年全年收入计算进行再核实,看农户收入是否真实可靠稳定达标。对低收入建档立卡户“一户一档”资料进行再核对,看档案资料是否完整规范齐全。做好年内需脱贫的6个未脱贫村和3个边缘脱贫村已落实增收措施的收入跟踪,确保措施到位、收入到位、全面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