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10月01日

八月半 合家欢

□ 王登佐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中秋节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团圆、和谐、吉祥和平安,给人以甜美至纯的心灵感受。丹桂飘香,又是一年月圆夜,今年的中秋让我们和家人一起围坐窗前桌旁,望明月诉亲情,吃美食品文化。

 

中秋节的来源——祀土地神报告丰收

中秋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逐步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关于中秋节的来由,主要有两种:其一,中秋与秋社有关。农事和季节有很大的关系,古人在播种的时候,祀土地神祈求丰收,在收成时也祀土地神报告丰收,答谢神祇的护佑。前者叫作“春祈”,后者叫作“秋报”。八月十五处于稻子成熟的季节,这一天家家祭祀(土地),中秋节就是从“秋报”的风俗演变来。其二,中秋与古代的祭月风俗有关。中秋节的起源与古代对月亮的原始信仰有联系。我国古代神话中有女娲捧月的故事和嫦娥奔月的故事,《礼记祭法》中有“夜明,祭月也”的记述。秦汉之前的礼仪中,就有秋分之夜,天子到国都西郊月坛祭月的规定。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场所。唐诗中,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就常常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到宋朝,中秋节日活动已很盛大。

 

舌尖上的中秋——当天中午要吃鸭子

中华民族吃的文化源远流长,不同地方不同风味,不同时节不同讲究。总体来看,盐城过中秋在饮食方面的讲究和全国大多数地方差别不大,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合家团圆,是人们对中秋节的期盼。游子归来,全家人坐在一起,共饮团圆酒,共吃团圆饭,共诉团圆情。在盐城,中秋节晚上,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取一个团圆的吉利。以前,如果有亲人实在赶不回来,吃团圆饭的时候,家人就会在饭桌上为他摆一副碗筷,表示一家团圆之意。

俗语说“八月半的鸭子——呱呱叫”。在盐城,中秋节这天中午一定要吃鸭子,晚上讲究用鸭子和芋头做一道菜。当然,如今菜式繁多,并不是太在意如何搭配,怎么丰盛怎么来。除了吃鸭子,以前还讲究早上吃圆子或面饼,中午吃雄鸡或雄鸭,晚上吃月饼、糯米饼(西乡俗称“粘烧饼”)或藕饼。现在在葛武一带的村庄里,还保留着早上要吃汤圆的习俗,讲究的也是“团圆”这个说法。中秋节吃月饼、糖饼取意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石榴、柿子、苹果、莲藕、菱角、花生等都是盐城人中秋前后喜欢吃的东西。成熟的石榴裂开口,谓之“开口笑”,寓意家庭团结和睦;柿子世子,寓意世代有子;苹果,寓意平安之果;花生,寓意长生不老;菱角,棱角分明,谓之刚正不阿;莲藕丝丝连连,象征全家永不分离。中秋节吃什么都是有讲究的,这里面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文化,寄托着一方人的祝福与期盼。

 

习俗里的中秋——祭祀月神合家欢

中秋之夜,祭祀月神,是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一般在月亮升起后,人们会选择家中露天处,如天井、庭院或后园中,设香案,摆供桌,奉供品,燃鞭炮,焚斗香。供桌上奉上月饼、梨、菱角、莲藕、石榴、玉米、高粱、大豆、花生、柿子、苹果、瓜、芋头和成熟的稻穗或者是谷子,讲究的人家还将购买的板栗、枣子等一并供于桌上,以示五谷丰登、世代有子、平安之果、团团圆圆、甜甜蜜蜜。月亮是太阴神,因此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多由妇女和孩子们拜月,如果遇上阴雨天没有月亮,祭月活动通常仍照样进行。具体做法由妇女领着孩子焚香对天叩拜,以感谢“月光神”对人间及年景收成的保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过中秋节的形式有了很大变化,但不管如何变,中秋节加深亲情联系的内涵永远不会改变。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同当代人的审美追求结合起来,不断赋予中秋文化新时代内涵,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丰富人民的节日生活,把人们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