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9年10月31日
雨生
大力弘扬雨生精神 奋力建设幸福家园
雨生村红色标识牌
雨生村位于秦南镇东南部,与西边尚庄镇隔河相望,省道盐兴线依村而过,社会面积3630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共756户2650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93名。
雨生村以革命烈士唐雨生的名字命名,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唐雨生原名唐沐恩,1906年出生于连云港市灌云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根据组织委派打入伪灌云县保安团任连长。同年冬季,他率领全连官兵起义整编纳入八路军,1940年10月随八路军五纵队一支队南下到盐城,1941年6月调任盐城县总队第一大队任副大队长。1941年11月21日上午,驻扎在秦南40多名日军和伪军到黄石乡贾家庄抢粮抓民夫。唐雨生带领一大队12名战士迎头阻击,因众寡悬殊、弹药耗尽,率队转移时,他头部中弹,壮烈牺牲,12名战士也全部英勇牺牲。1946年4月,为纪念唐雨生等13名革命烈士,原尚庄区黄石乡被更名为雨生乡,现为秦南镇雨生村。近年来,雨生村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雨生红色精神的激励下,努力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幸福和谐家园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
传承红色基因,扎实强基固本,凝聚乡村振兴新合力
加快红色阵地建设,坚定理想信念。该村先后投入15万元,新建雨生烈士命名村标、展陈室,让党员群众深入了解烈士英雄事迹,缅怀烈士丰功伟绩,领略革命烈士心怀国家、保卫家园的博大情怀,学习革命前辈在艰难逆境中不折不挠、不怕牺牲的红色精神,更加坚定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推进党的建设,凝聚发展共识。坚持正确舆论宣传导向,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利用党员统一活动日,在党员干部中经常性开展烈士生平事迹教育,常态开展“雨生精神大家谈”“评选党员服务示范岗”等系列活动,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策应乡村振兴战略,谋划发展思路。村(两委)一班人大力弘扬雨生精神,精心谋划雨生发展思路、共建幸福美好家园。科学制定了雨生村产业发展、村庄建设规划,形成了现代农业和总部经济双轮联动的融合发展新思路,“一村一品”格局初步形成。
弘扬雨生精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强村富民新举措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增收。该村一方面积极推行种植业全程托管新模式,实现种销‘一条龙’服务,有效地解决了“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好地”的问题,实现了农民种植、劳务收入双增目标。另一方面加快土地流转步伐,积极兴办家庭农场,培植种养殖大户。目前雨生村养殖面积超2000亩,种植养殖大户达18家。
积极招引总部注册经济带民富。革命烈士敢闯敢干、奋勇拼搏优良传统鼓舞和激励着雨生人大胆创业,目前该村在外创业人数达260户近600人,注册企业21家,其中亿元以上产值达5家。
积极引导企业真情回报家乡建家园。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家,他们不忘乡亲情,先后为家乡修路建桥捐资100多万元,逢年过节专程回乡探望特困户和孤寡残病等弱势群体。在他们的带动下,不少人回乡创业,兴办了黄渡家庭农场和加工企业,吸引了当地余劳动力就业35人。
聚焦民生福祉,实施惠民工程,建设幸福和谐新家园
加快民生工程建设,促进村容村貌提升。先后实施了党群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村卫生室新建工程、村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体育广场工程、实施8000多米主次干道亮化和通达硬化等工程。
加强村级内涵建设,助推社会治理创新。不断强化道德教化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向上向善。该村紧抓“文明村居”“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契机,兴办了“农家书屋”,开通网络读书平台,扎实开展文明户评选活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加快新家园建设,共享发展成果。围绕富民强村建设目标,重新编制和完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居民集中居住规划,加快精准脱贫步伐。积极兴办村级经济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共建幸福和谐家园。
雨生村卫生室
党员活动现场
雨生村养老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