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9年08月03日
水稻拔节期病虫发生趋势与防治意见
今年水稻播栽早,发苗快,苗情基础好,目前水稻已开始拔节。但7月下旬以来,天气变化大,过程性降雨多,田间温湿度高,纹枯病上升快,叶稻瘟发生普遍,局部严重,稻纵卷叶螟、大螟、稻飞虱等害虫混合、叠加危害,若不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将严重影响水稻安全生长和大穗形成。
一、病虫发生趋势分析
1、纹枯病:系统调查,病穴率35%,病株率18.3%。7月31日 ~ 8月1日普查,机插秧病穴率0 ~ 34%,平均8.3%,病株率0 ~ 17.2%,平均4.6%,直播稻病株率0 ~ 1.5%,平均0.34%。部分发病较重田块虽经防治,但因群体密度大、施药不到位等原因,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由于今年水稻发苗早,目前田间密度高、长势嫩、郁蔽重,加之近期受降雨和高温高湿天气影响,十分有利于纹枯病发生,预计8月上中旬纹枯病进入发病盛期,发生程度偏重到大发生程度。
2、叶稻瘟:7月31日 ~ 8月1日调查,机插秧田叶稻瘟发生普遍,局部田块发病严重,其中早栽的南粳9108品种,病株率2.8 ~ 83.1%,平均17.2%,病叶率2.5 ~ 64.1%,平均15.3%。直播稻病株率0 ~ 4.5%,平均1.5%,病叶率0 ~ 1.3%,平均0.45%,绝大部分早栽早插的移栽稻经过防治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据天气预报近期日最低温度仍在25度左右,温差较大,并且雨水偏多,十分有利于叶稻瘟的发生侵染,预计叶稻瘟中等发生,部分田块偏重发生。
3、稻飞虱:白背飞虱,测报灯7月18日始见,截至7月30日共诱到成虫5头。7月30日调查,系统田百穴虫量 7 头,虫龄以3、4龄若虫为主;面上普查,机插秧田百穴虫量0 ~ 4头,平均1.2头,直播田亩虫量0 ~ 670头,平均231.2头,加权平均每亩226.5头。灰飞虱,机插秧田百穴虫量86.7 ~ 310头,平均162.3头,直播稻田每亩虫量1.02万 ~ 5.17万头,平均1.98万头,加权平均每亩2.26万头。预计六(3)代白背飞虱若虫卵孵高峰在8月11 ~ 13日,发生量中等偏轻,三代灰飞虱中等偏轻发生,六(3)代褐飞虱轻发生。
4、稻纵卷叶螟:测报灯从7月13 ~ 30日累计诱蛾7头,蛾峰在7月25日;性诱一直未见虫。田间调查,二代偶见卷叶、幼虫,直播稻亩虫量0 ~ 13头,平均2.1头,机插秧亩虫量0 ~ 25头,平均4.7头,均为4、5龄虫。赶蛾:系统田,截至8月1日未查见;8月1日共普查30块田,直播稻每亩蛾量0 ~ 20头,平均4头,机插秧每亩蛾量0 ~ 10头,平均1头,加权平均3.1头。综合灯诱、性诱、赶蛾及田间调查情况预测,三代纵卷叶螟发生期比去年早,卵孵高峰在8月5 ~ 7日,发生量为轻发生。由于今年群体密度较大,田块间的蛾卵量可能差异较大,部分密度高、长势嫩、生育期早的直播稻及移栽稻田可能受害较重。
5、大螟:测报灯从6月21日至7月29日累计诱蛾83头,7月3日、8日有2个小的蛾峰,当日蛾量均为8头;性诱:7月13日至7月29日单盆累计诱蛾16头,7月16日有1个小的蛾峰,当日单盆诱蛾5头。7月30日调查,直播稻二代大螟亩残留虫量平均8.3头,移栽稻亩残留虫量平均13.1头,加权平均9.7头,比去年略少。田间剥查,羽化率已达5.1%,根据田间发生情况综合分析,预计三代发生期比去年略迟,8月11 ~ 13日进入三代卵孵盛期,高峰在8月16 ~ 17日,盛末期在8月18 ~ 20日,发生量中等偏轻,制种稻中等发生。
6、白叶枯病:去年老病区,目前尚未查见病株,如今年8、9月份台风暴雨天气多,预计老病区白叶枯病仍将严重发病。
7、其他病害:赤枯病在播栽迟、发棵迟的稻田发生较重。恶苗病田间零星查见,细菌性基腐病少数田块发生较重。
二、防治意见
1、防治对象:纹枯病、叶稻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大螟,查治白叶枯病。
2、用药适期:8月6 ~ 10日。纹枯病、叶稻瘟严重田立即用药防治。
3、药剂配方:
①肟菌·戊唑醇+茚虫威(或短稳杆菌加甲维盐)+噻虫嗪
②咪酮·氟环唑+阿维·杀虫单+吡蚜·速灭威
防治白叶枯病、细条病、基腐病,用噻唑锌或噻霉酮单独防治2 ~ 3次。
长势嫩绿、旺长田,每亩加麦稻矮壮抗倒增产素100克以防倒伏。
4、施药方法:将所选用药剂先兑成母液,然后每亩对水30公斤喷雾。
三、注意事项
严禁使用高毒农药、菊酯类药剂;施药前田间上3 ~ 5厘米水层,并保水5 ~ 7天,早上有露水时、中午高温时不要施药;高温季节注意安全用药,施药人员要健康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和环境保护工作;自觉做好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工作,严禁乱丢乱抛污染环境。药液不能污染桑园蚕室、蜜蜂、水源和水产养殖区域。
(来源:区植保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