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8月03日

脱贫路上脚步铿锵

——我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本报讯(记者 仇玉存)全区11536户、25093人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截至2018年底,已实现脱贫10148户、22275人;今年初,对未脱贫的低收入农户编排 “一户一档一措施”,其中通过就业脱贫184户、551人,产业脱贫15户、45人,资产收益脱贫39户、128人……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兜底扶贫、经济薄弱村帮扶、精准扶贫示范镇村建设等8个专项扶贫行动,奏响了脱贫攻坚奋进曲。

高位推动  全面发力抓精准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农村低收入群体和经济薄弱村,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攻坚克难、多措并举,确保“一人不少、一户不落”,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我区严格落实区扶贫领导小组的领导责任,镇(区、街道)脱贫主体责任,区直结对挂钩部门单位的包保责任,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及时完善支持政策,大力推动专项扶贫行动,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落实区、镇、村三级党员干部与5720户“一有三缺”低收入农户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明确48名区镇领导、77个区直部门、27名第一书记、56个重点企业与经济薄弱村、低收入村挂钩帮扶,形成了党政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党建引领  脱贫致富思路新

龙冈镇九曲居委会大力发展稻田扣蟹养殖,成立扣蟹养殖协会,组建现代家庭农场,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楼王镇仁和村采用“互联网+专业合作社+渔网窗纱”模式整合资源,年销售1500万元左右;秦南镇孙伙村领办集体农场年内新增经营性净收入11.3万元……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全区广大村书记主动扛起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任,深入挖掘本村地理、资源、环境、人脉等优势,通过村集体领办电商平台、村书记领办集体农场、村干部领办合作社等方式,扛起帮民富、带民富、促民富的重任,真正成为百姓致富的“领头雁”。

此外,我区还积极构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帮扶基层、精准扶贫长效机制,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热情高、开拓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厘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凝心聚力谋发展。

抓住根本  产业造血强筋骨

戴汝仁是高新区盐渎街道书楼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7年底,在书楼村村干部的帮扶下,他走上了稻田养虾之路,生活也有了起色。书楼村积极探索小龙虾套养综合种养模式,以书楼农产品合作社为载体,为群众铺就了一条致富之路。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近年来,我区积极引导经济薄弱村发展绿色果蔬、花卉苗木、生态水产等主导产业,切实增加贫困农户收入;抢抓楼王鼎绿蔬菜、大冈野绿芳地被认定为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的机遇,示范带动更多经济薄弱村对接上海市场需求;支持有条件的村(居)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传统手工业等特色产业,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富民优势。

就业是最简单、最立竿见影、最可持续的脱贫方式。我区还将持续开展“结一门穷亲、找一份事做”主题帮扶活动,结合正在开展的创文、“三治三化”、绿化造林等活动,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有劳动力的困难农户实现就业脱贫。

下足“绣花功”、打好“组合拳”、啃下“硬骨头”……盐都推进脱贫攻坚步履坚定,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