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10月25日
时光惊艳了岁月
□ 黄大海
1991年,我出生在盐都西乡的一个村庄。那时候家里很穷,我的父亲是个木匠,平时给村里人做点木工零活。刚出生的时候,我的母亲奶水很少,只能到镇上的供销社买奶粉喂养我。听母亲讲,那时候一袋国产奶粉要10多块钱,而父亲一个月的收入仅有50块钱左右,这着实让他犯了难。父亲听同村的人说,苏南那边条件好、机会多,能“苦”到钱。看到因为奶粉供应不上而日渐消瘦的我,他决心去苏南闯一闯。
1992年,父亲与老乡们一道去了上海,母亲则留在家中照养我。第一次来到大城市的父亲,看到车水马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决心要在这里干出点样子来。他用东拼西凑借来的钱买了小货车,做起了运输生意。那时候正如火如荼地开发上海浦东,建筑工地遍地开花,各类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货物运输需求的提升,有着西乡人勤劳特质的父亲,生意很快有了起色。
做运输生意很辛苦,忙起来的时候父亲有些吃不消。到了我上学的年纪,母亲便去上海照顾父亲,把我寄养在了舅舅家。每年寒暑假,母亲就把我接到上海来,在浦东乡下租住的十分简陋的平房里,一家人得以团聚。年幼的我对大城市的事物充满好奇,无聊的时候就坐在父亲的小货车上东跑西看。记得有一次我指着矗立在半空中的桥问,“爸,这是什么?”他说,“这是高架桥啊,大城市才有的,车子可以在上面走,很方便。”贯穿东西南北、桥面平坦宽阔的高架桥,深深地震撼了我这个来自苏北的孩子。
在上海,还有一件我最喜爱做的事情,便是逛超市了。那时候离住处不远的地方有个叫麦德龙的超市,听父亲说那是德国的超市,里面的东西很高档。一进超市,货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许多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那时我就在想,要是我们老家也能开一个这样的超市,肯定很上档次。
时光荏苒,一晃到了2009年,我已长大成年。那时我正在读大学,看到父母操劳了这么多年实在太辛苦,我跟他们说,“咱家条件也好了,要不你们回盐城发展吧。”他们也觉得孩子大了,是时候回老家享福了。就这样,他们到盐都置办了一套房子,装潢得漂漂亮亮,这才有了一个像样的家。
2013年,我大学毕业从南京回到盐城工作。这时候的父亲已经做起了建筑生意,他说现在的盐城就好比当年的上海,发展得又好又快,有很多机遇。刚开始我还不信,笑着说盐城怎么能和上海比啊。谁知时间不长,家附近就开了麦德龙超市,兴奋的我第一时间就去逛了一圈。2016年底,盐城内环高架正式通车。谁持彩练当空舞,曾经只能在大城市才有的高架桥如今修到了家门口。
每天开车走高架路回到家,晚上再陪父母逛逛超市。改革开放40年,盐都的变化让我感到惊艳,我切切实实感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一名90后,我为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感到自豪,这也激励着我用满腔的热血去干事创业,去创造更美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