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10月20日
盐都区第三季度 “盐都好人”先进事迹
【编者按】7月至9月份,全区涌现一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先进典型,经基层推荐,媒体公示,评选出第三季度10名“盐都好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传递着文明正能量。希望全区广大干群向先进人物学习,争做文明人,共建文明城,为盐都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助人为乐类
十多年坚持等待,救人初心终不忘——胥子伍
胥子伍,男,36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二年级部副主任。
2005年5月,胥子伍老师参加由盐都区红十字会组织的血检入库活动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此后一直在积极等待捐献。2009年9月与上海一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上海市血液中心HLA高分辨检测数据显示各项指标全部达到要求,他也做好了捐献准备。但后来因为患者身体状况不适合移植未能实施捐献。
2017年,他有缘再度和另外一名18岁女性患者配对成功。经过高分辨检测和体检程序,他完全符合捐献条件。2018年7月27日,在盐都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全程陪护下,胥子伍奔赴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做好相应准备,8月1日正式实施采集。他成为盐都区教育系统在职教师首位、盐都区第6例、盐城市第48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助人为乐类
爱心点灯众人帮,照亮盲人求医路——市三院保安中队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友谊村盲人蔡竹清因糖尿病引发尿毒症。三年多来,每周三次,他独自从乡村到闹市,乘公交过马路,到市三院南院接受血透治疗。盐城万泰保安公司驻市三院中队的28名保安爱心接力,无私奉献,轮流导引,精准接送蔡竹清500多趟;沿途公交车司机、乘客出手相助,善良相伴。
这些发生在盐阜大地上的凡人善举,犹如一盏盏仁爱明灯,照亮了蔡竹清的求医之路,拓展了厚德盐城文明新风尚的时代内涵。《盐城晚报》《盐阜大众报》相继报道这一感人至深的事迹,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市委书记戴源两次批示点赞,指出此事“反映了盐城市民大家庭的温暖,体现了社会正能量”。新华社客户端第一时间转发,当日点击量就突破了60万。
助人为乐类
修脚师傅做义工,坚持不变的约定——郑学章
郑学章,男,43岁,盐城老郑修脚店老板。
郑学章来自连云港市灌南县,在18岁那年,只身前往南京打拼,结识了一位很有名气的修脚师傅,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3年后,他和响水女孩孔丽组成家庭后同去昆山开办了 “老郑修脚店”,并约定,用每周日上午的时间到社区做义工——为老人免费修脚按摩。
2015年6月,郑学章和妻子回盐城开店。一次,他在和客人聊天时获悉,盐城康年颐养院有不少瘫痪在床的病患老人需要修脚按摩,但出门不方便。得知这一信息,郑学章随即联系到盐城康年颐养院,前去做义工,定期为院里的70多位老人们免费提供修脚按摩服务。年过八旬的花爹爹多年前双目失明,3年来,郑学章就像是老人的亲儿子,帮他修脚,如今老人穿鞋脚趾再也不疼了;年过八旬的郑立舟爹爹多年前因脑梗中风一直瘫痪在床,郑学章定期上门为他修脚按摩,从不收费。郑立舟特地让老伴陈秀凤定制了一面写有“助人为乐高风亮节”的锦旗送给郑学章,以表谢意。
助人为乐类
以捐献造血干细胞善举迎接孩子出生——董发林
董发林,男,29岁,江苏沿海高速大丰收费处职工,潘黄街道居民。
2014年6月12日,在世界献血者日前两天,适逢休息,董发林再次到街头参加献血,刚好有志愿者在宣传造血干细胞对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类疾病的重要作用,热心的他立即主动接受血样采集并成为中华骨髓库一名志愿者。
2018年4月27日,盐都区红十字会接到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通知,得知董发林与一位年轻的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区红十字会电话联系他准备做动员工作时,在大丰的董发林直接说不用上门做思想动员,他早就做好决定了。第二天上午10点,刚好休息的他带着已有6个月身孕的妻子一起来到区红十字会,双双签下知情同意书。他希望能够早点实施捐献,也用这一“壮举”为孩子庆生!6月6日高配成功,当天他在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全程陪护下,到达中大医院按照规范程序开始相应准备,8月8日正式实施了造血干细胞采集,成为江苏沿海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职工首位、盐都区第7例、盐城市第49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助人为乐类
助人无止境,奉献不言苦——蒋瑞章
蒋瑞章,男,64岁,郭猛镇护西村六组组长。
75岁的五保户蒋德阳生活不能自理,蒋瑞章主动要求接其去自己家里予以照顾。面对妻子刚开始的不理解,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坚持要帮助这位孤寡老人。他对妻子说:“做人要懂得感恩,回报社会,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吃一口也就给老人多带一口。”在做通妻子思想工作后,便开始了精心的照料,给老人喂饭洗衣、擦拭身体……重新给了老人一个温暖的家庭。这样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好人精神受到了村邻的交口称赞,他是我们新时代的“活雷锋”。
爱岗敬业类
爱岗敬业情浓,乐于奉献心美——王金金
王金金,女,35岁,中共党员,盐城市神州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
作为一名党员,王金金努力使自己的行为和共产党员的标准保持一致,规范个人的言行,做好表率,处处起模范作用。她真诚待人,品似幽兰静开;淡泊处世,德如秋菊绽放;才艺育人,故能点铁成金;微微一笑很亲诚。她在神州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和艺体主任岗位上无私奉献,在教育系统组织的大量演出、比赛等实践活动中,花费大量的精力和业余时间,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80后的最美,她不懈地以青春的名义追逐着教育的梦想!
见义勇为类
警民协力勇救落水群众——陈 东
陈东,男,47岁,大冈镇派出所消防员。
2018年8月6日中午11时40分左右,家住大冈镇新军小区的陆云梅在家门口新邨河码头清洗垃圾桶和拖把时不小心掉落河中。路过此地的派出所辅警房晶晶发现后,急忙大声呼救。派出所消防队员陈东、陈根存、派出所辅警徐维洋以及盐城兴冈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职工胡号听到呼救后,当即向河边赶去。陈东第一个从对岸游到喊声现场,因看不见落水者,他立即上岸向西奔跑了二十来米,又跳入河中寻找到了落水者。与此同时,当地居民朱宏群也参与合力将陆云梅成功救上岸。警民协力勇救落水群众的事迹传遍大街小巷,成为美谈。
孝老爱亲类
百善孝为先,最美是儿媳——孙露萍
孙露萍,女,32岁,张庄街道龙海村四组居民。
孙露萍的公公叫邵汉成,今年62岁。两年前,公公因急事赶往建湖,途中发生了意外,造成颅内出血。经过抢救,邵汉成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几乎成了植物人。主治医师说病人最多也就只能活几个月,无法医治。回到家,孙露萍并没有放弃对公公的治疗。她每天坚持为公公按摩,做康复治疗。她还四处求医问药,只要听到哪里有治疗公公病的好方法,她都会不顾一切地去讨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奇迹真的出现了。老人的病情有了好转,慢慢地能认识人了,会微笑了,只是还不能说话。孙露萍以孝道为荣,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为人儿女的高贵品质。
孝老爱亲类
最美桑榆景,人间重晚情——郭巧兰
郭巧兰,女,50岁,郭猛镇刘垛居委会二组居民。
她上有婆婆和一个96岁高龄的太婆婆(婆婆的婆婆),下有一个儿媳妇。郭巧兰的太婆婆因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而婆婆也岁数不小,加之体弱多病无法照顾老人,全靠郭巧兰一人照顾太婆婆的生活起居。夏天不辞辛劳帮助太婆婆擦身洗衣,有空便将老人推到屋外透透风,呼吸新鲜空气;冬日里,不畏严寒,只要老人发出一点动静,即使深夜,也要起身照料。
郭巧兰不仅对上孝顺,对待儿媳妇也是疼爱有加。在这个五代同堂的大家庭里,郭巧兰辛劳操持家庭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始终如一,乡亲们都称她是一名难得的好媳妇。
孝老爱亲类
孝当竭力,恩情永存——董中莲
董中莲,女,51岁,盐城市尚庄小学教师。
十三年前,董中莲的母亲胃癌手术后依旧放不下田地,便回家休养。血压偏高的母亲因不懂医学常识经常偷偷扔了董中莲带给她的降高血压的药,导致有一天突发脑溢血住院抢救。由于弟弟们路途远且不方便照顾,便由她和姐姐两人轮流照顾。期间每天都要给母亲喂水、喂流食、放尿、擦身、拍背等等,白天由姐姐照顾,晚上董中莲自己照顾,每隔50分钟就得做一次这些事,所以她天天学校医院来回跑,在中巴车上途中补觉。由于母亲昏迷时间太长,留下了腿频繁抽筋的后遗症,所以晚上董中莲经常要起身给她按摩。
在母亲患病期间,年迈的父亲因为担忧母亲而熬夜睡不着觉,三餐不正常,一天晚上也突然昏倒,检查后医生说父亲大面积脑梗死。抢救过后,不仅瘫痪了,还留下了失语的后遗症,病情和母亲差不多。一想到父母年轻时受的苦,董中莲决心不管多难都要好好照顾二老以表孝心,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