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09月01日

老屋的变迁

□  华 子

我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印象中,我家老屋是一幢只有两小间的苇草房,土坯墙,上无片瓦,下无块砖,矮矮的屋子,没有窗户,远看就像一个硕大的泥瓮,那隆起的苇草屋顶就像是这泥瓮上的盖子。我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个泥瓮式的老屋里度过的。

那时爸妈和我们姊妹四人就住在这两间老屋里,一间是卧房,一间是锅灶厨房。屋里没有家具,睡觉的铺是土坯垒的。替代铺板的是几根凹凸不平的树棍,把苇席挑得一楞一楞的,睡在铺上身子总是往楞下滑,而且还十分的硌人。屋子里几乎没有一丝光线,即使大晴天也是黑窟窿通的,放学后我们姊妹几人只好趴在门台边的一块大青石上写作业。那时,在老屋里住着,最难受的是夏季。屋子里热得像蒸笼,晚上睡觉热得实在没办法,父亲干脆把蚊帐撑在了屋外的天井里,全家人每天晚上就睡在屋外。记得一天午夜,几声闷雷之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妈妈连忙叫醒熟睡的我们跑回屋中,父亲忙着摘蚊帐,蚊帐没摘下,浑身淋得像个落汤鸡。蚊帐湿了,一家人没有办法,就坐在这闷热的老屋里被蚊虫叮咬了一夜。那时,我们心里总是在想,哪一天能有一个宽敞凉快的房子住该多好啊!全家人就这么憧憬着,久久的期盼着。

七十年代中期,老屋陈旧得实在不行了,土坯墙因雨淋水渍墙体已脱剥,上方的苇草也烂了难遮风雨,于是爸妈商议决定把家里仅有的存款拿出来重新建房。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和建设,新房子终于建起来了。三间砖头斗子墙,上方盖着大洋瓦,多漂亮的屋子啊!搬家那天,家里专门办了一桌酒席招待亲朋好友和帮工建房的乡亲。父亲点燃特地买来的一挂鞭炮,听着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全家人的心里就像乐开了花。新房建成后,我和哥哥住西房间。我们哥弟俩为有了自己的小天地而欣喜若狂,快活得抱成一团跳着,欢呼着。全家人都为能住上这新瓦房而欣喜。

岁月悠悠,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改革开放后,我们姊妹四人相继成家立业,在城镇里也都有了各家的房子,日子越过越好。我儿媳他们住在城里新买的楼房里,我和妻子住着原先的老屋。老屋是2000年初建的,三间又高又宽敞的大瓦房,配备了厨房间、卫生间、洗浴间,还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只要水龙头一揿,热水“噗嗤、噗嗤”的往外流,随时都可以洗浴,方便得很呢。去年房子又进行了装修,屋顶上换成了琉璃瓦,墙面粉刷一新,墙面的内外都贴上了釉面砖,装上了铝合金门窗,既阔气又好看,地面铺了木地板,走进屋内就像走进了神仙洞。

老屋内宽敞亮堂,家具、家用电器摆放有致,和城里一样,各种设施应有尽有,屋外清清爽爽,环境宜人。天井的南面辟了一块小花园,一年里都有鲜花次第开放,花香扑鼻,妻子有空总是拎着喷壶浇浇这棵、喷喷那盆;老屋的东面是一畦菜园,吃蔬菜就到菜园里弄,新鲜着呢;屋后是竹园,常年竹叶青青,与紧挨的小桥流水相互映衬,夏天在竹林里纳凉,面对着清清的河水,看游鱼嗔藻,听流水潺潺,是何等的惬意舒适,这简直就是人在画中。老屋真是一个清爽优雅、水绿宜居的家园。难怪妻子常笑嘻嘻的叨叨“改革开放真好,我们连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一个家园在变迁,千万个家园在变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变了。村上的楼房多了,水泥街道宽了,环境美了,欢声笑语多了。村民们文明和谐,安居乐业,幸福的生活就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变迁的老屋,幸福的家园,你是时代跨越发展的见证,你是农村改革开放由贫穷变富裕的缩影。眼下乡村振兴的蓝图正一步步展开,村民们未来的家园将会更美丽,生活将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