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04月17日

袅袅不散的渔歌

——读刘庆宝《童年渔趣》

□  唐锦云

 

最近,有幸读了刘庆宝老师的《童年渔趣》系列散文,16篇一口气读完,仿佛回到记忆中的童年。

刘老师的《童年渔趣》系列散文,用生动、鲜活并极富地方特色的语言文字,简洁地介绍了过去渔民赖以生存的渔猎工具,形象展示了捕鱼的妙趣场景,真情再现了大纵湖水乡独特的美丽景色。

渔具是渔民的武器,渔具体现了渔猎文化的独特性。作者在每篇都拿出一定篇幅对一种渔具作详尽的介绍。鱼卡、渔钩、提罾子、渔叉、拉网等这些渔猎工具的制作过程、选用材料、形状造型、大小尺寸和实际用途,简单而又新奇。例如制作鱼钩:“从屋后柴垛上,或从作墙的苇芦笆上抽出一根苇秆,剥净芦壳,截去芦梢,留有七八尺长作钓竿。找点破烂跟挑担叫卖的老爷爷换根绣花针,把绣花针用线绑在筷子头上,放在灯头上烧红,弯成钩。再从妈妈的线板上拽下丈把长的纳鞋底线,一头系在钓竿的梢上,一头穿在钩的鼻眼里,再剪两截高粱梢杆,每截两公分,穿在钩的上方15公分处,呈倒‘T’字型作浮子,整个钓竿就做成了。”  打冻鱼的榔头是不常见的工具,作者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没见过此物的人也会明了:“打冻鱼的工具只是一个木质的榔头。木榔头是桑树段的,从一端斜凿一条孔过半,插进木柄,就像斜伸的一只脚穿着一只大鞋。”

捕鱼的乐趣是这系列散文的重头戏。打洞、拉网、捉鱼、张鳅鱼、抓长鱼等等,只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在水乡长大的人才干过。或许以前在我们没有暑假作业,没有培训、复习班,没有手机电话,没有电脑电视……不管白天黑夜随时随地都能出去“疯野”,“中饭碗一丢,扛起渔叉来到村外,几个小伙伴准时汇合,像出征的游击队员,扛着长短不一长枪和短炮、悄悄地出了村,钻过茫茫的芦苇丛中,找好伏点,手握渔叉,睁大眼睛,静静地盯着水面,等候钻过口袋的‘美味’。”

《扒鳅鱼》把一个普通的捕鱼场面写得逼真有趣:“田块之间灌水的大渠,是扒鳅鱼的好地方。由于渠低于田块,水不易排尽,淤泥上面还有薄薄的水和稀淤,鳅鱼潜在干淤泥里。因此,在渠里扒鳅鱼,先分段打成土埂,再从家里带一把穰草,把穰草揪成团,放在一只脚下往前推,把水和稀淤推掉,这才好用手扒。”

妙趣横生的场面还在于作者观察入微,用一种调侃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读者跟着他的思路走,读着读着,就陷入了他风趣的“泥坑”中:“有一天,我发现了一串直线上冒的泡泡,心中一喜,知道碰上大黑鱼了。我抡起榔头狠狠地砸了下去,受了惊吓的黑鱼呼的一声向前逃窜,溅了我一身的泥水,我来不及抹揩,边追赶边砸,追砸了两丈多远,那黑鱼有七八斤,我双手一操没操上来,连人带鱼栽下了泥水沟,人鱼滚在一起。我背着黑鱼往家跑,跑到村里身上的泥水冻成了厚厚的黑“盔甲”。妈妈迎面走来,惊讶地说:“哪家小把戏这么能干,捉住了这么大的黑鱼呀?”——读到这些文字,被作者快乐的心情所感染。

《童年渔趣》的故事都发生在美丽的大纵湖上,作者对大纵湖一年四季的景色进行了描绘和赞美。

“清明节后,细雨淋过的湖泊,清澈见底,成群的水鸭呱呱地叫着,用最快乐的歌声迎接春天的到来。岸边,柳树吐出轻绿,芦苇也顶破了泥土,正茁壮成长,桃花正红,春意更浓。一望无垠的大纵湖畔,丝丝点点的绿意在暖风中招摇,描摹出水乡泽国恬淡秀美的轮廓……”

“小沟南北向,丈把宽,十来丈长,一沟碧水映照着青青的芦苇,还有一两朵荷花静静地开在水面上,就像一只镶花的碧玉安然地躺在绿毯上。一阵微风吹来,摇动的芦苇、飘动的云彩在水中闪动,小沟里一片流光溢彩。”

“寒冬数九,广袤的芦苇滩上只剩下露着头的柴桩、茅草和蒲根……”

随着时代的发展,渔具渔趣这个昔日最普通的事情,如今日渐成为过去,成为回忆。但幸运的是,刘老师用照片和文字作了详尽的记录,使得渔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和保留。

袅袅不散的渔歌永远飘荡在湖面上:“大湖水儿清,鱼儿虾儿跳:你扛叉,我拿网,笑声飘苇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