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1年05月28日
打造苏北华西村
——秦南镇泾口村新农村建设纪实
□温学良 胥国海
鱼儿,在碧水中,自由穿梭;垂柳,迎着艳阳,随风起舞;农民别墅,整齐划一,典雅大方;休闲园,功能齐全,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人与自然的和谐交织,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光。这,就是江苏省、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文明村和省级康居示范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盐都区秦南镇泾口村。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盐阜大地迅速崛起。
走特色发展之路
社会要发展,经济需先行。近年来,泾口村围绕“主导产业强村、龙头企业帮村、生态家园建村、村委组织带村”的新农村建设思路,大力实施“以工兴村”和“以工哺农”的战略,因地制宜,积极拓展本村特色产业,想方设法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思路决定出路。村党委书记周向东率先垂范,利用本村疏浚打捞从业人员较多的特点,组织成立了蛟龙疏浚打捞公司,组织员工巧打“人才强企”、“技术兴企”、“诚信立企”“三张牌”,使一个村办企业——蛟龙公司发展成为拥有职工400多人、具有内河打捞一级、沿海打捞二级等近十项资质、固定资产超4亿元的国家中型企业,综合实力已位居国内同行民营企业龙头。最近,该公司又投入2亿元,新建了一艘亚洲第一、起重能力达2000吨、吊高近百米自航式工程船,年可新增利税1000多万元。
事在人为,业在人创。泾口村党委一班人在巩固发展壮大疏浚、打捞业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长期在外经营、人脉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寻找共同致富之路。通过“筑巢引凤”,办起了江苏最大的织袜企业——斑竹袜业,让一千多名农村富余劳力离开田埂、走进工厂,拥有了一份人均年收入超万元的工作。后又相继招引了亚华玻璃、英豪纸箱等项目。
男女劳力人人有事干,个个拿工资了,还有一些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村民该怎办?村党委一班人通过思考,果断决定,对原来传统种粮农田每亩补助250元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行“以工补农”,大力发展高效、生态、观光农业,先后培育发展了“鑫鑫果蔬”和“润泽园”大棚草莓项目。今年,该村又流转土地500亩,培育了100亩樱桃、100亩特色大枣、100亩特色梨、100亩葡萄园和100亩高档花卉苗木基地,目前,该村大棚草莓、花卉苗木等面积已近2000亩。一个绿色、环保、生态和高效农业园区已经尽献人们眼前。
现在的泾口村,形成了一业特强,多业跟进的喜人发展态势。男劳力进军“海、陆、空”,在外从事疏浚打捞、水磨石和高空维修;女劳力到织袜和玻璃制品加工企业,就连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都成了设施农业园争相聘请的管理苗木和采摘瓜果的“能人”了,每月都有八、九百元的稳定收入。“男浚女织老管园”成了泾口村的独有特色。
去年,全村实现农、副、工三业总产值超6亿元,上缴国家税收超1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006元。
自加压力为民生耕种
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提高村民“幸福指数”,泾口村党委一班人不遗余力,让村民们坐享发展甜果。
该村党委抓住创先争优活动契机,深入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设立社会治安维护岗、调解纠纷岗、民意收集岗、科技示范岗、带头致富岗、公共设施维护岗、环境卫生岗等,组织党员公开承诺,党组织定期开展点评,将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摆上重要位置,解决好、办理好带着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
为建设“老有所靠、幼有所教、贫有所帮、病有所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该村党委一班人发出提议,在盐城市成立第一家村级慈善分会——盐城市盐都区慈善泾口分会,通过各种捐赠渠道,分会帐户目前余额达150多万元,对老、孤、病、残等弱势群体和收入较低的困难户采取了100-200元/月的定额补助;对突发事故的家庭进行帮扶;对无劳动能力又无收入来源的贫困户和特困户实施重点补助每年近6万元;对考取本一和研究生的优秀学子分别发了10多万元的激励奖学金和补助金;全村60周岁以上老人和困难家庭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农民养老保险全部由集体承担,其他村民也给予一定的补助。
全面构建新农村愿景
为了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程度,该村在村里设立了计划生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站,投入
100多万元对户与户之间的6000米巷道进行了水泥硬化;投入50多万元,对蛟龙大道、居民集中地和环村公路实施了亮化工程;投入100万元,新建了占地15亩的农民公园;实施了农村卫生改厕工程,改厕率达85%以上;在居民集中地新建沼气工程及污水处理池;新建村公共浴室,方便村民沐浴,减少外出费用。投入近千万元建设了集餐饮、娱乐、休闲、住宿为一体,占地500多亩的垂钓休闲中心,使村民闲暇之余有了好去处;新建了苏北首家村级爱心超市,除了村民不用出村就能购到放心物品外,困难户等弱势群体也能凭卡领到爱心物品。
村民高兴地说:“如今的泾口村,群众无负担、全村无闲人、基础设施无死角;农业项目有扶持、医疗养老有保障、困难群众有帮扶、购物休闲有去处。这全是村党委一班人创先争优给我们村民带来的实惠。”
创先争优无止境,蟒蛇河涌逐浪高。眼下,该村党委一班人正围绕创建“三星级旅游村”目标,组织和带领村民新建旅游接待中心和停车场,扩建蛟龙休闲园,完善集餐饮、娱乐、休闲、住宿为一体的垂钓休闲中心,积极推进“农家乐”和农户“旧房换别墅”工程。在蛟龙路西首北侧兴建60幢高档别墅及微动力污水池、生态污水处理池,配套建设休闲健身园。在蛟龙大道与青年路接轨处兴建蛟龙大厦、蛟龙公寓和泾口特色的牌楼。在原行政中心打造“泾口”商业区和农、副产品贸易区。在幸福桥左右两侧河道架设“双龙戏珠”横跨景观图案,全力打造苏北华西村,让村民共享创先争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