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07年08月29日
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
——盐都区捐助贫困大学生活动纪实
严克文
(图为“献爱心,圆梦想”——2007资助困难大学生捐款发放仪式市一中现场)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慈善盐都,爱风吹拂。
确保不让一位大学新生因缺钱开学而发愁!
这是盐都人的庄严承诺,更是盐都人的崇高行动!
这行动,不是第一次,更不是最后一次,但肯定是走进人们心灵的特别难忘的一次。因为这次行动,参与者的热度,筹集善款的速度,以及全社会的关切度,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
组织者:
慈善搭起爱心桥 学子喜圆大学梦
8月16日,盐都区同时在市一中、龙冈中学、时杨中学、大冈中学举行“献爱心,圆梦想”——2007资助困难大学生捐款发放仪式,区委书记兼慈善会长李纯涛,区委副书记、区长崔浩,区人大主任俞途,区政协主席崔军等分别到四个点出席仪式并讲话,158名困难大学生人均获得4000元的捐助金。
2007年,盐都被本二以上高校录取新生1596名,成绩喜人。然而,有部分新生因家贫而导致入学困难。对此,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领导同志高度重视。8月3日,区慈善会和区政协委员企业家联谊会联合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发起“献爱心,圆梦想”——盐都区2007资助困难大学生大行动。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募集到善款53万元。区委书记兼慈善会长李纯涛在区机关慈善捐赠仪式上强调,慈善不是阶段性工作,而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会有弱势群体的存在,慈善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党委、政府有责任搭好平台、建好桥梁,促进慈善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捐赠者:
真诚施恩不图报 感恩情结是动因
江苏晋万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礼,是捐资大户。这次助学,他现场捐赠2万元。据了解,2006年一年里,他用于慈善捐赠的款项就达到了10万元。两年前,他就对家乡10名贫困家庭学生进行捐助。为此,他还被推选为盐都区“慈善会理事”。有人问他如此慷慨图什么?他说是图的报恩!问的人不解:分明是施恩于人,怎么会是报恩?他一笑:报党的好政策的恩。没有好政策,我富不了。富了,就应当回报社会。
区里有位老干部,捐了一笔不菲的助学金,就是不肯留下姓名。工作人员要开收据给她,说这是阳光操作,不能含糊。她只好报了位亲属的名。她说,中国人自古提倡施恩的不图报,我做这么点小事留什么名啊。我只是将心比心,自家孙女也考上大学了,如果她考上大学却上不起怎么办?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也不会坐视不管吧。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在别人搀扶下,亲自把1000元现金送到慈善会工作人员手中,却坚持不肯留下姓名。捐款箱里,有硬币、有毛票,自然也不知是何人所捐。无分老幼、无分贫富,爱心都是相通的。
家住盐都新区的大学生倪瑞源,父母因病双亡,留下兄弟俩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去年,小倪考上南京工业大学,实在筹不齐学费,已经准备弃学。正在这时,区政府、区教育局红十字会相继送来7000元。与此同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老板也向他家伸出援手。今年,小倪再次获得区里发放的5000元捐助金。记者闻讯前去采访,适逢那位好心的老板又一次登门送钱。记者恳求采访他,却遭拒绝。那位老板只说了一句:“只希望倪瑞源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工作。”迅速转身开车离去。倪奶奶感慨万千:“真是好人!到现在都不晓得他的名字……”
是啊,不晓得名字的人太多了,多少干部、职工、教师、军人、学生……或数十元,或数百元不等,他们不知道这些钱具体捐给了谁,但他们知道,这些善款是捐给了祖国的未来,捐给了民族的未来。
盐都区区长崔浩动情地说:出于对社会感恩而施恩于人不图报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尽管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要褒扬他们的事迹,让全社会形成共识,那就是慈善事业是光荣的事业。因此,慈善工作也不仅仅是有钱人的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受助者:
同在一片阳光下 自尊自强不自卑
王丽是市一中今年的文科状元,她以637分的成绩被南京大学录取。这本是天大的喜事,然而,人口多、家境寒的实际却让她愁上加愁。这时,区团委资助她4000元学费的消息,让这个品学兼优的党员学生愁云扫尽。她说自己现在没有别的想法,只有努力学习,将来好为国效力,为更多的人更好地服务。
(图为受捐助学生代表发言)
18岁的男生陈正玉,家在一个地处偏僻的小村里,中国矿大录取通知书送达的那天,小村沸腾了,这是小村今年唯一考上本一大学的学生哪。然而,母亲重病多年,家中负债累累,如今向人借债都已张不开口了!当盐都区“圆梦行动”的阳光照来时,陈正玉终于露出阳光般灿烂的笑容。面对记者,小陈说,一个真正有出息的人,不能躺在慈善捐助上过日子,最终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走出困境。他通过邻居介绍,正在新区一家装潢材料公司做小工,一方面为自己上大学准备点生活费,一方面为今后勤工俭学积累经验。
吉红翠和葛梅,是龙冈中学毕业生。她们每学期都是“三好学生”、“学习标兵”,今年又同时被南京医科大学录取。而这两个学生的家庭都比较贫寒,同为上大学的学费而发愁。接过慈善助学金后,她俩专门给区委书记李纯涛写了一封感谢信。暑假里,吉红翠去了无锡一家纺织厂打工,每天能挣20元。和陈正玉一样,这两位女生都准备在进入大学以后,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勤工俭学。学成以后,回报社会。说起给区委书记写感谢信,葛梅很激动:“我们写信是真心实意表达感谢。我们知道,因为有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我们才能如期报名上大学。我们要用自立自强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我们将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在阳光里走进大学校门,好好学习,将来努力回报社会。”
区委书记李纯涛闻讯后,十分欣慰。他举了一篇得满分的高考作文为例,文中写道:“为什么这个古老国度的慈善指数总像一个不想长大的孩子?为什么人们总是在一张张充满中彩希望的‘小纸片’上去关注福利事业?为什么人们总爱追问一个个富翁的资产,而不去关心富翁们对慈善事业的捐款?”他表示,我们就是要加强正面引导,加大组织力度,把慈善指数做大、慈善工作做好,把盐都建设成名副其实的盐城慈善之都。他强调,奉献爱心,不讲功利。慈善捐赠,就是要既送温暖,又护自尊,还要助人自强,决不能让受助者感到自卑。我们不强调一对一、面对面的捐助和受助,目的之一就是要维护受助者的自尊心。听说同学们已经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求学中的困难,这很让人高兴。不过,学生还要以学为主,有困难社会各界还应当伸出援手。祝同学们自立自强,成人成才。
(图为受捐助学生集体登台接受资助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