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07年08月29日

从郭猛镇看农民增收步伐的加快

蒋国兴 成汉高

 

8月17日上午,笔者来到郭猛镇,走进已开发2500亩的盐城现代农业示范园。这里绿树成荫,清香四溢,焕发出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在信联花卉有限公司7号大棚内,半人高的菊花横成排、竖成列,一枝枝含苞白菊好似绿色海洋里的点点白帆,它们被采摘包装后将飘扬过海。每支0.4美元,亩收益可达3万元。

这只是该镇打造平台、帮农增收的场景之一。

 

从一个示范园 看高效农业规模扩张的效益

 

现代农业示范园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什么呢?迎面走来的花工李武高来了个“竹筒倒豆子”:“我今年53岁,全家4口人,家住李庄村4组,一个儿子在西安思源学院读大四,一个女儿在淮阴会计学院念大二,以前靠种9亩责任田,全年收入仅7000多元,省吃俭用,连子女的学费都不够。园区的发展对我来说就如同捡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我家9亩地被征用了5亩,每年可得租金2250元。我到园区长年固定打工,每月工资800元,每天工作8小时,如果加班还有加班费,年收入9000多元。妻子到园区做季节工,年收入5000多元。我家每年从园区直接获益17000多元,再加上发展多种经营,全年收入2万多元,这样就不用为儿女的学费犯愁了。”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始建于2005年初,规划面积4.1万亩,涵盖稻米、花卉、果蔬、水产、园林苗木、物流贸易、信息管理、科技研发、观光旅游等多项现代农业产业。目前已有18家企业入园,吸纳当地劳动力600多人,预计年内实现销售总额1亿多元。

园区的成功实践,有力地促进了高效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园区为轴心,不断向周边辐射。今年,该镇新增高效农业面积7000亩,其中大棚草莓等应时鲜果的种植,由原来的十几户增加到50多户。新发展花卉苗木2000多亩。全镇形成了一业特强、多业跟进的态势。目前,已创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个,部级无公害品牌5项。

 

从一个村 看劳动力高质高效转移的收益

 

接近中午,我们转道杨侍村。在村党委副书记蔡文贞的带领下,驱车游览了这个路道通达、环境优美的现代村落,然后停在4组的中巷。中巷是一条宽3米、长 2公里的东西向水泥路,一幢幢漂亮的居民楼依路而立,楼前有香樟迎客。

刚从村办厂下班的一对婆媳把我们引进门。婆婆忙着开空调,媳妇则开冰箱,拿出可乐、冰红茶,还切上一盘西瓜。谈起现在的生活,婆婆一脸幸福:“我叫杨龙英,今年45岁,全家5口人,丈夫今年47岁,十几年前就在稳强打捞公司打工,一开始是个水手,现在是公司副经理.年收入5万元左右。儿子今年23岁,2002年到打捞公司做工,年薪2万元左右。姑娘在苏州市制药厂工作,年工资3万元。我和儿媳除在村纺织厂上班,还种了3亩口粮田,年收入3万元。全家没有一个吃闲饭的,一年总收入10万元以上。我们组九成男子汉在外打工;八成妇女在村办厂上班。家家有存款、人人有保险。一家一户的小日子就好像蜜里撒了一把糖,甜透了!”

她提到的稳强疏浚打捞公司,资产近亿元,是我国内河疏浚打捞的龙头企业,由本村能人王文祥一手创办。村里有300多人在他公司做工,人均工资每年都在2万元以上。

杨侍村现有人口3210人,劳动力1300人,去年转移劳动力1093人,劳动力转移率84%,农民人均纯收入8168元,提前达到小康水平。劳务经济不仅富了个人,而且富了集体。去年全村实现三业总产值1.5亿元,上缴税收340多万元,村级积累达400多万元。村里投资 500万元建设老年活动中心,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8%,农村养老保险率达75%,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8%,被市确定为“康居示范村”试点村。

 

从一个贫困户 看结对帮扶共同富裕的和谐

 

仇金山,男42岁,高中文化,家住民乐村二组,几年前还是个穷得叮当响的困难户,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当时一家4口挤在一间茅草房里,每到年终都要打报告申请救济。村支部书记周连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定与我结对帮扶。他为我担保,从信用社贷款,又帮我组织了2亩地桑树苗,还送我到盐城农校培训一个月,专门学习养蚕技术。当年我靠拓桑养蚕获纯利 4000元。现在,我已经成为村里的蚕桑技术员,在我的带动下,全村养蚕面积扩大到了500多亩,我已经能带着别人致富了!”

该镇去年共有176个贫困户,他们都有干部或单位主动上门结对帮扶。现在,全镇洋溢着共建共富共享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