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09年11月17日
院内一丛竹
□魏鹏
大诗人苏东坡对竹情有独钟,他曾说:“庇者竹瓦,载者竹筏,书者竹纸,戴者竹冠,衣者竹皮,履者竹鞋,食者竹笋,焚者竹薪,真所谓不可一日无此君。”对竹的用途,作了形象的概括。他还在《于潜僧绿筠轩》一诗中写道:“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许是受其影响吧,不知何时,父亲也在院子里栽上了一丛细竹。刚栽时,竹子细小,谁也没有注意它的存在。盖东屋时,西墙的基础正好与竹子相遇,墙基与竹子相距不到二指。施工的师傅说:“这竹子多碍事啊,把它挖掉吧!”我没有同意,把竹子往西拉了又拉,拽了又拽,让大块大块的石料下在了竹子的根部。
竹子是不会轻易地死去的。没过多久,也就是当年的春天,我就发现东屋西边靠着一根细长的树枝,到跟前一看,不由地在院子里大喊:“这不是靠在墙上的树枝,这是从地下冒出来的细竹!”那一年,从地下冒出来的细竹有两竿,它们长得飞快,只几天工夫,就窜得比东屋还高!
第二年,我家的竹子长得像模像样,算是拥有一丛名副其实的竹子了。十几竿竹子站立在墙边,叶子就像诗人说的那样,“碧青的,鲜绿的,这是生命的光,青春的吻所留下的润泽呀。”无风时,它们就默默地站立着,有风的时候,它们就自自在在地随风摇摆着,轻轻巧巧地互相安慰抚摸着,各自把肩上一片片的日光,相互推让移卸着。它们在诗情馥郁的氛围中,相互安慰地过着日子。“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春夏秋冬,这丛竹子都在为我家空寂的庭院添绿,添香,添上天然的韵律。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的诗,写尽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摧的性格。他写的是生于岩石缝隙中的竹子,比我家这丛竹子生长的环境还要恶劣,然而只要活着,它们都是清香的,也都是亮丽的。
竹子只所以顽强地活着,只所以在艰难的处境中傲然挺立着,也许它知道,一但死去,或是被砍被伐之后,就再也找不到那分清香和潇洒了。
在新诗中,有一首《两竿竹子》是这样写的:“在山间,两竿竹子,就是两竿子自己的。譬如叶子,摇曳的清影,离天更近一点的想法。一切,都是自己的。后来,下山了,一竿竹子去赶鸭子,赶的是别人的鸭子。另一竿竹子做成了笛,吹的也是别人的调子。”每每想起这首小诗,我就会对院中的那丛竹子说———
好好地活着吧!我不会食竹笋、焚竹薪,也不会砍下竹竿去赶鸭子,更不会用自家的竹竿去做笛子。